第A03版:焦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版面导航

第A01版
头版

第A02版
要闻

第A03版
焦点
 
标题导航
 
  2015年04月20日 版面导航 标题导航 返回本期头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14名唐山孤儿结伴来沪重启寻亲路
太多好心人帮忙 终于看见曙光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除署名外)

    严丽珍(右)到新村居委会寻求帮助。青年报记者 吴恺 实习生 陆嘉辉 摄

    2月12日和13日,本报曾独家报道唐山孤儿15年后重启寻亲路一事,引来全国众多媒体争相关注。随着越来越多的好心人帮忙,部分孤儿又有了新的寻亲线索。上周四晚,唐山孤儿一行14人结伴来沪。众人兵分四路前往居委会、户籍部门查找线索。“这几年一直在寻亲,从来没有这次那么感动,有那么多好心人帮我们!”从北郊站派出所走出来,唐山孤儿严丽珍泛着泪花,再次哽咽。 本版撰文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除署名外)

    孙秀娟

    18号住的原来不是生父好友

    在这些唐山孤儿们来沪前,青年报记者根据她们提供的线索,了解到有3人知晓了亲友的名字,分别是李桂芝的舅舅裴敬文、孙秀娟生父的好友丁阿根、吴素琴的生母杨荣雅。

    寻亲志愿者、上海众华律师事务所律师汪峻岭查询得知,沪籍在世的人中,裴敬文、杨荣雅已查无此人,可能已过世。而住在浦东的丁阿根是唯一在世的最有可能是孙秀娟生父好友的知情人。也就是说,只要找到丁阿根,就有可能找到孙秀娟的生父。

    孙秀娟的养父母曾给她留了一封信。信上写着:“阿根,我知道你没有女儿,今将我女赠送予你抚养,因我自己孩子太多,负担不起,农业社里我的工资又少,请你好好照顾她。此女是1957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六日未时生。此信请转交茂名南路十八号丁阿根同志收。” 

    由于种种原因,暂无法得知丁阿根的居住地址,但得知他是离休干部,曾在原南汇区粮食局工作过。记者找了相关街镇和浦东新区退管部门,暂无此人资料。于是只能通过当年信件留下的地址查询。  

    茂名南路18号早已拆迁,孙女士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茂名南路18号的确有位丁先生,已退休,返聘后在花园饭店(茂名南路58号)工作。那么丁先生是否是丁阿根的后人呢?上周六下午,孙秀娟怀着忐忑的心找到了丁先生本人。谁知,丁先生的回答让她颇为失望。

    据丁先生介绍,自己从未住过茂名南路18号,可能登记户口的时候信息有误。将工作地址茂名南路58号错登记成了18号。丁先生又查了家谱,家族里也没有一个叫丁阿根的人。1958年前,他只有一个妹妹,他是看着妈妈怀孕的,也没有送养孩子这回事。他自己曾在上海南市区住过,在花园饭店的工作时间只有20年,与上世纪50年代的茂名南路不沾边。这一线索又中断了。

    在记者的沟通下,瑞金二路派出所户籍部门答应为孙秀娟查信息。来到巨鹿路9号的派出所,工作人员认真负责地帮孙阿姨查了茂名南路17号~20号的户籍信息。发现1958年左右住在茂名南路18号的只有姓陈的人家。“也许当时搞错了,不是丁阿根,是陈姓人家呢?”这让孙阿姨看到了一丝曙光。但具体要了解陈姓人家的信息则需要律师出面。由于汪峻岭律师还在出差中,要周一才能回来,这一路寻亲暂告一段落。

    刘秀娟

    在医院终于找到出生原始资料

    这群唐山孤儿中有一位叫刘秀娟。此次因为家中有事,无法脱身,她委托寻亲的好友张宝琴和果秀荣代劳。最近,她刚刚得到一个重要的线索:自己的生母叫张月兰,自己于1958年3月一天的3:41出生在上海第四人民医院。出生时,左腮下有块红记。

    根据线索,记者在网上找到了“第四人民医院总院”的电话,并联系到了病史室的工作人员,在一番沟通下,对方答应孤儿们来查资料。

    上周五下午,张宝琴和果秀荣兴冲冲地来到武进路上的医院总院,才得知当年的第四人民医院如今已与第一人民医院合并,成为第一人民医院分院。不过,工作人员解释说,虽然两院合并,但档案资料却没有归并。得知情况不对,两人立即打车赶到位于四川北路上的第一人民医院分院。

    当天下午,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两人翻到了刘秀娟生母张月兰的原始资料,上面写着张月兰的地址是溧阳路98号,病房号是327-4,女婴出生时重2920克。

    “范记者,我们终于找到原始资料了!太激动了!虽然不是我们自己的线索,但也一样高兴!”电话里,孤儿张宝琴激动万分地说。

    时间宝贵,张宝琴、果秀荣立即赶往溧阳路98号,却发现溧阳路双号的部分房子前几年已拆迁。最近的溧阳路111号已变成北外滩111艺术园区。到户籍部门查资料,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律师才能查询原户籍居民何去何从。两人打算周一再找其他小伙伴接力。

    得知事情有了进展,昨天,远在外地的刘秀娟激动地说:“这是我唯一的希望了,这条线索显示:母亲生我时已32岁了,推算下来今年已经89岁高龄了。老人家是否在世尚不知晓。2000年我曾去过上海,那个时候什么线索都没有;这次希望能有好的结果。”

    从唐山钢铁公司退休的刘秀娟告诉记者,唐山地震时,养父不幸遇难,但她和养母侥幸逃过一劫。1987年,自己的养母也过世了。养父母只有她一个孩子,她成了孤零零的“二次孤儿”。“我好想在有生之年见见自己的亲生父母和兄弟姐妹,否则人生会留有遗憾。”

    严丽珍

    好心警官放弃休息帮忙找线索

    严丽珍母亲曾给她取名“兰娟”。严阿姨给记者展示了自己手抄的一张红纸,上面写着亲生父母曾住在铁路新村,她是被好心人送到北郊派出所的。

    记者通过查询得悉,五角场那有个铁路新村。严阿姨只有生母为自己取的名字,并无父母的名字,即便知道亲生父母曾住在铁路新村,要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他们又谈何容易。

    在和五角场派出所户籍部门工作人员和铁路新村居委主任胡敬业反复沟通后,胡主任答应叫来年龄段在78岁到90岁的老人,为严阿姨认认亲。得知这一好消息后,严丽珍拉住记者的手感动不已。

    17日下午,严丽珍来到了国定路上的铁路新村居委会。居委的几位工作人员在查看了严阿姨提供的资料后推测,上面所说的铁路新村并非位于五角场,很可能位于北郊派出所附近。其中一位老居委干部更透露,上海有十几个铁路新村。

    严阿姨一时有些懵住了。在好心人百度后,大伙发现上海的确有一个北郊站派出所。“寻亲之路漫漫,我本来就不抱很大的希望,但哪怕有一丝希望,也要找下去。”在出租车里,严阿姨心中感慨万千,眼眶里噙满了泪水。

    在上海铁路公安处北郊站派出所,严阿姨等人遇到了热心的指导员朱伟。详细了解了情况后,朱警官猜测,严阿姨所说的北郊派出所可能并非现在的北郊派出所。“我们现在的派出所成立于1976年左右,并非1957年就存在了。”由于资料久远,朱警官复印了严阿姨提供的一些资料,答应20日再去公安处询问。

    记者了解到,上个双休日朱警官也没闲着,“我咨询了从小在铁路新村长大的老民警,听说闸北区还有一个派出所可能和铁路新村相关,还打听到一个消息,现在的上海火车站原来叫上海东郊火车站……”朱警官表示,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严阿姨。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实习生 何梦璇

    李桂芝

    老闵行工厂?江川街道答应帮忙查

    唐山孤儿李桂芝的资料可能是寻亲团成员中最全的一个。李桂芝回忆说,1978年,家里来了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和一名看上去20多岁的年轻男子,后来才得知,年长的那位可能是她的舅舅。临走前,两人留了一张字条,地址是上海闵行区的一个厂址,现在这张字条已经丢失,落款人叫裴敬文。

    在逐一排查信息后,记者找到了闵行老工业区所在的江川街道。街道团工委书记孙佳莹答应帮忙一起来查找蛛丝马迹,但目前尚无有效信息。

    18日上午,14名唐山孤儿结伴来到了上海育婴院的旧址(现公益新天地)。在旧址寻访时,想起了她们均是从这里被送走的。严丽珍和几位小伙伴再次忍不住痛哭流涕。“希望命运之神能垂青,我的亲人,你在哪里?”

    [互动]

    青年报

    本报将于今天再次跟踪她们的寻亲记,也希望好心人有任何有效信息能与本报联系。

    电话:

    61933111

    邮箱:

    qnbyw

    @163.com

更多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报》版权所有
国内统一刊号:CN31-0006 邮发代号:93-6 新闻热线:61933111
   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城事
   第A05版:城事
   第A06版:城事
   第A07版:青年
   第A08版:天下
   第A09版:天下
   第A10版:维权
   第A11版:文体
   第A12版:球周刊
   第A13版:球周刊·看台
   第A14版:球周刊·风云
   第A15版:球周刊·风云
   第A16版:球周刊·追球
太多好心人帮忙 终于看见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