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7年12月2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十九大代表梁慧丽鼓励中小学生:有温度的社区需每个人出力

培养青年“小梁”挑起社区大梁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梁慧丽(中)与中学生座谈。受访者供图

自党的十九大顺利结束,十九大代表、上海普陀区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梁慧丽回到上海后,日程就排得满满当当。她写下了2000多字的发言感受,走进社区、街镇,至今进行了30多场十九大精神宣讲。同时她还将中小学生“请进来”,在居委会与他们面对面,在宣讲十九大精神的同时勉励他们为“有温度的社区”出力。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让人心存温暖

“十九大期间,我一共5次走进人民大会堂,10月17日我坐上车前往人民大会堂,开预备会议时,就有了代表的自豪感。”本周一上午,在普陀区图书馆报告厅里,梁慧丽给普陀区文化系统几十位工作者作了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

在时长一个多小时的分享中,梁慧丽提到她最深的感受之一就是,报告里有很多关于人民的事情,她觉得整个报告处处体现了亲民、爱民、想民、利民、帮民。

作为一线的“小巷总理”,梁慧丽在工作中也切实感受到这五年来社区的巨大变化,比如小区停车难问题,说明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居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广场舞问题也是因为居民有运动的需求,不再满足于解决温饱。“我对报告中提到的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得、住有所居、乐有所托、病有所医’印象很深,把整个老百姓的需求都写进去了,我觉得很接地气。”

“温暖”是梁慧丽分享的另一个感受。她提到,这次报告中多次提到“人民”两个字,“以人为本、心系民生”始终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报告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总书记说的,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让我觉得很感动。”

梁慧丽担任莲花公寓居民区党总支书记18年,把这个曾经不通自来水、无管道煤气、无有线电视、无商业网点的“边缘”小区,变成如今的“全国和谐示范小区”、“上海市文明小区”,让居民交口称赞。

在市委一号课题出台以后,她经历了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感受到十八大以来基层社区发展的变化。

如今居委会里有“80后”、“90后”,随着年轻人的加入,QQ群、微信群、公众号等新媒体开始运用在居委会工作中,也构建了随地随人随时的服务。

梁慧丽身上的责任,更多的是“传帮带”,“如今我在调解社区纠纷,处理事务时,都带着年轻社工,让他们学习,做到和居民讲得上话、贴得了心。我想培养更多的‘小梁’挑起社区的大梁。”

勉励青少年参与打造“有温度的社区”

至今,梁慧丽已经主讲了30多场十九大精神宣讲,行程最紧凑的时候一天安排了2场。

她不但“走出去”宣讲,她所在的莲花公寓还请进了“小客人”,曹杨二中十多名学生、文达小学十多位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就分两批走进了莲花公寓,在莲花公寓居委会开起了座谈会,与十九大代表梁慧丽面对面。

学生们问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作为十九大代表,是不是都能参与到很重要的会议中为国家发展提建议?”对于孩子的问题,梁慧丽都作了解答。

面对文达小学的少先队员,梁慧丽告诉他们,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这其中,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听到“2035年”后,不少小学生都扳着手指算那时候的年纪,“我那时候都25岁了。”梁慧丽笑着回应,“那青年更应该成为建设祖国的顶梁柱。”

对于中小学生,梁慧丽除了分享作为十九大代表的感受,也给他们提出希望和要求,“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所以青少年更应该学好本领,学会做人,学习中要将‘德’放在第一位。”

作为一线的“小巷总理”,她还引导青少年关注社区生活,“建设有温度的社区不仅仅只是大人的事情,你们都是社区的一分子,要勇于为社区建设建言献策,真正参与进来。”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