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1月02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等教育如何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

沪高校纷纷公布“双一流”建设方案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新年之际,四所高校已经悉数对外公布了“双一流”建设方案。 青年报资料图 记者 施培琦 摄

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高等教育必须率先向世界一流水平靠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继211和985之后,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确定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战略措施。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在沪高校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所院校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此外,还有十所院校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新年之际,四所高校已经悉数对外公布了“双一流”建设方案。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复旦 建设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

复旦大学称,要在中国实现强国梦的道路上率先迈入“世界一流”,乃至跻身“世界顶尖”。

复旦将通过“双一流”建设,分不同时间节点来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在2020年前,人文、社科、理科、医科主干学科保持国内最高水平,加快完成新工科学科布局,学科融合创新形成新兴学科门类;在2030年前,五大学科门类均衡发展,学科融合创新推动新兴学科门类形成新优势,多个学术研究领域享有国际盛誉,产出若干对人类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整体水平处于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本世纪中叶,学校在育人、学术和文化等各领域具有全球卓越的声誉,在多个学术研究领域引领全球创新,汇聚、培养一大批世界知名的学者,形成一批世界公认对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在中国文化与思想传播上体现强大辐射力,整体水平处于顶尖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复旦表示,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建设一批国内顶尖、国际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学校将以“一流育人质量、一流学术成果和一流社会贡献”为核心目标,重点建设27个一流学科,带动一级学科重点发展、融合发展和特色发展;注重学科融合创新和前沿发展,不断优化布局,形成五大学科门类整体发展新格局;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一流大学建设。学校通过设置重点建设项目,从学校层面及各学科进行内涵建设,以质量和效益为标杆,发挥校院两级和师生积极性,确保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落到实处。

与此同时,校方预计,到2020年,通过“双一流”建设,学校将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科研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大幅提升,在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国际科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表现突出,新工科建设推动工程技术学科实现跨越式发展,五大学科门类均衡发展,学校办学实力、社会声誉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交大 在2050年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

交大入选“双一流”建设名单,有17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为此《建设方案》确定了交大三阶段目标,从而在2050年建成卓越的世界一流大学。

具体的三阶段目标是,2020年,学校整体实力稳步进入世界百强,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若干学科方向进入世界十强。全面完成学校综合改革,形成卓越的创新人才成长体系、科学技术创新体系、社会服务支撑体系、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建成高峰凸现、大师汇聚、人才辈出、学术卓越、制度规范、文化先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世界一流大学。

到2030年,学校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主干学科位列世界三十强,若干学科方向具有世界领先地位,产生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学校成为世界级学术大师荟萃的人才集聚地,前沿学术科技的创新主阵地,引领社会进步的思想策源地,各国优秀学子的求学目标地。

2050年目标则是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进程中做出卓越贡献,学校的整体实力稳居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其间,上海交通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将更加聚焦四个方面内容,分别为更加聚焦立德树人、更加聚焦师资队伍建设、更加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和更加聚焦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贡献。从“双一流”建设方式而言,将更加注重学科群建设、更加注重师生发展、更加注重发挥学院的积极性和主导作用,以及更加注重学校发展转型。

在《建设方案》中,交大还明确指出,将进一步完善学术评价机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社会贡献为导向的考核评估体系,更加注重研究成果的原创水平、学术品位、同行认可度和业界影响力,引导科学研究走向重视质量和贡献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着重评价面向国际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成果的理论独创性和学术前沿性;着重评价面向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应用成果的技术突破性和行业贡献度;着重评价面向区域发展、社会治理、文化传承创新需要的人文社会学科咨询类研究成果的决策支撑性和社会影响力。

同济 建设建筑学等9个一流学科

基于学校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学科优势,同济大学的《建设方案》确立了同济大学发展目标,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到2030年前后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到2050年前后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

目前,学校确定了拟建设的一流学科和一流交叉学科领域,其中,以一级学科为基础建设的学科为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设计学、海洋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等9个,以多学科交叉为基础建设的交叉学科领域为医学与生命科学交叉学科领域、“微结构模型、功能与应用”交叉学科领域、智能技术与绿色制造交叉学科领域、国家创新发展与欧洲研究交叉学科领域。

同时,《建设方案》聚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五大改革任务,分别是: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切实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推进全面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学校治理结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实现关键环节突破,在人才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科研管理与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资源募集与统筹等方面深化改革;构建社会参与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和监督的体制机制,搭建运转高效的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引进多元外部资源支持学校发展;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和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进一步完善国际交流与对外合作战略布局。

预计到2020年,同济大学将完成一系列阶段性目标。如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实现“100%学生受到创新创业教育,50%学生完成创新创业学程,1%学生创办优质的创业企业”的目标。在科研水平上,明确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将增加到每年100项以上,每年年均科研经费增长率不低20%。

华师大 将实施“2+4”重点学科建设计划

华东师范大学的《建设方案》明确,将通过三阶段建设,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到2020年,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办学特色与优势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引领作用更加凸显,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有实质性提高,在若干优势特色学科领域或学科方向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到2030年,办学实力和办学贡献大幅提升,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前列,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

到2050年,办学声誉和办学水平获得国际公认,一批学科稳居国内顶尖、世界一流前列,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同时,把一流学科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华东师大将实施"2+4"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结合教育部认定学科和学校实际,重点建设教育科学(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地球科学(包括地理学、生态学)2个优势学科群及软件工程、中国语言文学、数学、统计学4个特色学科,通过集聚资源、创新机制,催生重点方向、重要学者、重大成果,打造一批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在国际上具有卓越影响力、能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一流学科,通过一流学科建设带动学科整体提升,推动一批优势特色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

学校将成立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内外结合的“方案”协同落实机制。构建多元评估体系,加强过程管理,将“方案”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评优、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合理分配资源,资金向重点学科和关键环节倾斜,根据过程绩效评价动态调整预算,提升建设效益。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