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2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05后中学生开展同龄人网络订餐微调研 未成年人独自订餐或存安全隐患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两个“小吃货”调研沪上中小学生点外卖现状。受访者供图

动动拇指,轻点手机,没过多久,热气腾腾的饭菜就送到了手中,非常方便。复旦二附中的初一学生辜舒尔、赵舜华是两枚不折不扣的“吃货”,也喜欢点外卖,看着周围同学点外卖的频率越来越高,便萌发了调研中小学生点外卖情况的念头。

上海中小学生使用外卖送餐服务的现状究竟如何呢?中小学生怎样看待这一行业的发展?其中又存在哪些值得思考的问题?经过长达半年的调研,回收了千份问卷后,近日这两位中学生出炉了《沪上中小学生使用外卖送餐服务的调查研究》。她们不仅给出了详细的建议,还通过邮件找到市政协委员、“饿了么”老总张旭豪,得到了对方的回信点赞。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出乎意料

5成以上小学生家长支持孩子叫外卖

调研显示,外卖送餐服务已经进入到上海中学生的生活,数据显示,七成中学生叫过外卖。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叫外卖的比例、频率都在提高。不过,小学生中叫过外卖的只有7.4%,比例不高。这与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关。不过,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使用网络外卖平台不到两年。

中学生叫外卖的花费,各种档次都有。每次15-30元、30-50元、50-100元的比例差不多,大部分被调查者每月不超过300元。有一个情况很有意思:学生叫外卖的花费和年龄成反比。通过分析,两位调研学生发现,这是因为孩子年龄越小,叫外卖和家人一起吃的情况越多,全家人一起吃,花费就高;而到了高中阶段,常常是叫外卖自己吃,所以花费不高。另一个数据也能够支持这一点,大部分家长对于孩子叫外卖持“支持”或“无所谓”的态度。在被调查的家长中,出乎意料的是小学生家长表示“支持”的比例最高,达到54.45%;中小学家长明确表示反对的都不到10%,还有很多家长表示无所谓。

在叫外卖的时间方面,叫外卖的中学生和小学生中,在双休日、节假日叫外卖的最多,占67.61%;其次是“工作日和休息日都叫过”,占23.63%;在周一至周五叫外卖的最少,占8.75%,曲线的走向基本一致。

在回答“叫外卖的原因”这个问题(多选题)时,中小学生的选择很一致,从多到少依次为:家里没人做饭、懒得出门、外卖选择多口味好、家里或食堂的饭不好吃。

调查还显示,中小学生也意识到了外卖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七成中小学生认为大量使用一次性餐盒餐具导致外卖垃圾增多,影响环境;超过五成的中小学生认为外卖食品安全不太有保障;此外还有超过三成的中小学生认为外卖小哥交通事故频发。辜舒尔表示,这说明现在的学生有较强的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并关注社会热点。

吃货支招

改善卫生、回收包装盒、让机器人送餐

在做学生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时,辜舒尔、赵舜华获得了五花八门的回复。其中学生们关于食品安全的方面的意见最多。“外卖尽量少增添防腐剂。卫生改善一下。”“塑料热包装很不放心。”“要对从业人员要严格要求,制定严格的规则。” 其次是环保方面。有不少学生建议“减少一次性餐具使用”、“改进餐盒材料,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回收包装盒”、“使用更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不给地球增加负担”等。

在服务方面,在提出速度快一点,保温、保质的要求外,还有同学对用户提出了“有温度的建议”:“对送餐时效应该宽容一点,否则外卖小哥赶时间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问卷调查时,学生们对外卖小哥的安全表示担忧的也很多。“外卖小哥骑车慢些。”“用汽车送,电瓶车太危险。”“外卖小哥经常出交通事故,以后可以让机器人送餐。”……还有一个同学提出:“用商业保险提供外卖小哥人身保障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个别同学希望能保障自身安全。有学生希望“保证外卖人员不骚扰和欺负小孩子”、“请外卖小哥不要再吃我的饭了”。 还有少量建议是给网络订餐企业的:“外卖量要合理分配给快递员”、“让外卖小哥增加收入”、“多一些女性送餐员”等。

“我们建议,送餐平台企业应对加入的商户进行严格审核,加强食品安全管理。因为现在有大量中学生、一部分小学生叫外卖,这个人群在不断增长,所以如果外卖的食品卫生有问题或者营养不均衡,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还建议尽量使用环保餐盒或绿色餐盒,减少外卖包装的垃圾。对于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独自一人叫外卖、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能否在平台上对使用者的年龄进行限制?规定14岁以下不能独自叫外卖。对于中学生,我们的建议是:叫外卖要适度,频率不能太高。尽管外卖的诱惑难以抵挡,但也不能天天吃。毕竟妈妈做的饭才是家里的味道。如果吃着外卖长大,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是‘小时候妈妈的味道’了。当然,也希望爸爸妈妈尽量多在家里给我们做饭!”辜舒尔和赵舜华说。

调研背景

回收千余问卷了解中小学生点外卖现状

打开这份长达23页的调研报告,里面有详实的数据、各种表格、访谈心得、撰稿者给出的建议等。很难想象是出自两位中学生之手。

生性腼腆的辜舒尔透露说,之所以会想到做这样一个调查,起源是两人“吃货”的身份。“平时我们很喜欢点外卖。最近看到身边很多小伙伴也加入了‘外卖一族’的行列,他们中有高中生、初中生,甚至也有小学生,我们非常好奇他们点外卖的原因、花费、频率。于是就开始了这次调研。”

调研过程有合作,有分工,通常辜舒尔、赵舜华会一起分发、回收、统计问卷。然后由赵舜华主要制作图表,辜舒尔主打撰写报告。为了尽快回收400份纸质问卷,她们找到了四所学校(一所高中、两所初中和一所小学)的老师,让他们代为分发和回收问卷。之后又通过朋友圈回收了800多份电子问卷。“通过老师发放问卷给学生,可以节约不少时间成本呢。”辜舒尔告诉记者。

面对厚厚一沓纸质问卷,两人感到了“压力山大”。因为手动统计的工作量太大,将纸质问卷的内容都录入问卷星中,由网络版问卷星自动生成图表和统计结果。“这件事花了我们整整两个星期时间。连续输入几百份问卷,每份问卷都有近20题,干到最后累坏了。但是一想到这是我们自己的创新活动,就鼓足勇气坚持了下来。”辜舒尔说。

通过对1197名中小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对老师、企业家和专家的访谈,两位“小吃货”获得了第一手数据和资料。调查发现,沪上七成中学生使用过外卖送餐服务,有7%的小学生叫过外卖,品牌中餐、品牌洋快餐和饮料是中学生的“最爱”,绝大多数中小学生对外卖食物表示满意。然而,一部分未成年人独自叫外卖,存在安全隐患;外卖食品的卫生安全状况也不能完全保证。

辜舒尔告诉记者,两人之所以做这个课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校本身也很鼓励学生搞创新课题的研究。“我们的校长杨士军作为指导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建议。此外,今年1月下旬我们还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和网络订餐平台——饿了么CEO张旭豪取得了联系,把我们的课题报告初稿发给他,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就惊喜地收到了他的回信。张叔叔说,这份报告视角独特,让他们知道了外卖平台还有这么一部分忠实的小用户。他还认为,我们的研究报告中有两个地方对他们启发很大。一是中小学生独自点餐的安全问题。他回应说:目前饿了么对所有骑手都要求实名认证。接下来,企业还会考虑让用户点餐时填写年龄标签,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老人以及其他特殊用户的保护。二是中小学生的饮食健康问题。这个课题给了饿了么一个启发,或许今后可以开发一个专供家长使用的外卖预订功能,让家长帮子女把一周的营养餐提前订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