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脸谱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3月1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开微博与网友分享打开上海历史的钥匙

寻踪申城老房子 走遍红色老建筑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邱力立用手机记录上海老建筑的光与影。受访者供图

“喜欢历史,老房子”,这是邱力立为他的微博“王阳明66”写的简介。“80后”小伙儿邱力立本职工作是上海一家国企的党务工作者,从小生长于富民路的他,对于上海老建筑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情愫。于是,便利用业余时间开了这样一个微博,用文字,用照片,寻踪上海老建筑,记录下那些老房子的点点滴滴。

青年报资深记者 郭颖

“走访上海老建筑也是一门‘专业活儿’,其中涉及到很多建筑、历史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单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

截至昨天,邱力立的微博“王阳明66”已拥有近万粉丝,每条帖子的平均阅读量超过2万。“我曾经发过的这篇介绍大世界历史的帖子,还被‘上海发布’转载过。”提起自己的微博,邱力立既开心又骄傲,“‘王阳明66’这个网名其实是我涉足上海老建筑之前起的,当时我正在读一些有关明代大儒王阳明的传记,很喜欢这位历史人物,所以就斗胆起了这个网名。”邱力立透露,已有出版社联系他打算合作出一本有关上海老建筑故事的书,目前他正在整理准备中。

本科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专业的邱力立,原本与建筑并无多少交集。这一爱好源于他童年时期的一段经历。

与大多数“80后”一样,出生于1984年的邱力立年幼时因为父母工作忙,所以是由祖父母一手带大的。祖父从上世纪30年代末起就居住在市中心“巨富长”之一的富民路上。祖父是一个怀旧的人,很多老上海往事祖父都如数家珍,从邱力立记事起,便开始听祖父讲述老房子的故事,这成为他生活中的“必修课”。

当时小小的邱力立十分沉醉于祖父讲述的那些往事。距祖父家不远的铜仁路绿房子、延安中路哈同花园旧址、陕西南路马勒别墅等上海经典老建筑,在上世纪90年代初便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记。

而真正让邱力立行动起来“走访老建筑”的,则是四五年前。当时,“邬达克热”悄然降临申城。邱力立偶然读到一篇有关“邬达克与绿房子”的文章,熟悉的场景和似曾相识的文字一下子把他拉回到那段“听祖父讲故事”的岁月中,由此深埋在他心中近二十年的“往事情节”从这一刻起忽然“迸发”。于是,“寻踪上海老建筑”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萌芽。

邱力立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走街串巷,一边拍摄、记录,一边搜集整理相关的场景及资料。“走访上海老建筑也是一门‘专业活儿’,其中涉及到很多建筑、历史等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单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我走访之前首先要对上海历史建筑的基本脉络和有关知识做一个基本的了解。”于是,邱力立开始阅读上海老建筑的相关书籍来充实自己。“王唯铭老师的《与邬达克同时代》,还有娄承浩、薛顺生两位老师的《上海老建筑》系列丛书是我在该领域内首先阅读到的书籍,我在这两套书籍中学到很多。”在看书的同时,邱力立还积极参加了很多有关上海老建筑的讲座,位于番禺路129号的邬达克纪念馆更是他经常“报到”的地方。

“上海老建筑的故事丰富多彩,如果能把这些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无疑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微博上高手很多,我更把它看成一个课堂,很多知识都是从与网友的交流中学习来的。”

记录老建筑的光与影,需要载体,四五年前微信还不那么发达,传播最广的新媒体是微博。从2014年起,邱力立的微博“王阳明66”正式开始介绍上海老建筑。

“上海老建筑的故事丰富多彩,我想在自己了解的同时,如果能把这些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无疑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邱力立不光把这种分享看做“故事的讲述”,更是把它当成一种“历史文化的传递乃至弘扬”。至于为什么会选择微博,邱力立当时是这样认为的:“现在人们的阅读习惯已多从‘纸质书籍’跨越到”网络媒介“,用微博这种大家都比较熟悉的网络媒介可能更合适。”

邱力立坦言,开设这样一个微博对于他而言不光只是为了分享。他在发微博并与网友交流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不少。比如,位于南阳路的贝轩大公馆,以前他一直认为这里过去曾是银行家贝祖诒的住所,后来在与网友的交流中才得知这里原是老上海颜料大王贝润生给其小儿子建造的。贝祖诒与贝润生只是族亲,为此已故著名海派作家程乃珊还专门写过文章。又如:现在新华路近番禺路一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是“哥伦比亚住宅圈”,这里的很多花园洋房都是邬达克设计的,后来在与一位网友的交流中得知,“哥伦比亚住宅圈”内“蛋糕房”的设计者也许并不是邬达克,真正的设计者可能另有其人。“微博上该领域的高手很多,我更把它看成一个课堂,很多有关上海老建筑的知识都是在微博上与网友的交流中学习来的。”

那么,几年追寻下来,邱力立最喜欢的上海老建筑又是哪一个?“我喜欢的上海老建筑很多,如果一定要选出一个最喜欢的,我会选‘外滩中国银行大楼’。因为在当时,外滩是代表上海建筑最高水准的代名词之一,而这幢大楼是当时外滩所有建筑中唯一一幢由中国人(陆谦受)参与设计的,它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既能看到当时在上海风靡一时的装饰艺术派风格,又能看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邱力立说:“外滩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我为这幢由中国人参与设计并流露出浓郁中国元素的大楼而感到骄傲。”

每幢老房子都有一个故事,其背后邬达克的故事更是令邱力立着迷。“在他的故事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励志情节’。邬达克出生于1893年,刚到上海时还不到30岁且穷困潦倒、举目无亲。然而年轻的邬达克并没有因此而沉沦,而是迎难而上并通过自己在建筑设计领域的才华及勤奋在当时上海的建筑圈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这样的故事非常值得我们年轻人借鉴。另外,每个建筑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上海过往的历史,比如我们从国际饭店可以寻觅到老上海的金融史,从爱神花园可以寻觅到老上海的实业史,从大光明电影院可以寻觅到老上海的影院史,从闸北电厂又可以寻觅到老上海的工业史。”邱力立说,建筑是打开上海历史的一把钥匙。

“许多曾经发生在上海老建筑里的故事都跟党的光辉历史密不可分。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打算接下来利用业余时间把上海的红色老建筑都走遍。”

先做功课再“踩点”,是邱力立寻访老房子的诀窍。

“现在我始终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习惯,就是在看完一本上海老建筑的书后必然会去关注这本书后的‘参考书目’,然后挑选书目中自己认为值得阅读的书籍继续阅读。”这种持续阅读的习惯令他在该领域内不断进步,不少朋友甚至说他:“你现在越来越像一个老学究了。”

书本的资料毕竟是有局限性的,为此邱力立时常会在实地走访老建筑时和居住在老建筑中的老住户进行交流,以此来搜集有关老建筑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有一次,邱力立在延安西路看到一幢有着漂亮彩色玻璃的老洋房,里面的住户正巧在外面抽烟,因事先通过查阅书籍做过一点功课,因此,邱力立知道这房子可能跟李鸿章家族有关。于是他便上前和这位住户交流起来,并聊到了李鸿章,住户与他聊得兴起,对他刮目相看,便带他进自己家去参观,还讲了一些关于这幢房子大家不知道的历史。事后这位住户对邱力立说:“现在喜欢老房子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房子确实漂亮,想进来拍拍照的人也很多,但像你这样能事先做过功课然后再来走访的人倒是不多见的,小伙子不错。”

从此,在走访老房子前“先做功课”的习惯就这样养成了。

几个月后,邱力立在走访茂名南路一栋老公寓时就因此又获得老住户的赏识。刚开始,这位老住户还有点反感,他说“每天都有人到这里拍照留影,真是烦透了”。邱力立先是十分诚恳地向老住户说明来意以及自己对于老建筑历史的喜爱。老住户听他解释后来了劲,问道:“你说你喜欢历史,那我考考你,门前这条马路过去叫什么名字?还有对面那幢南昌大楼,过去叫什么名字?”邱力立对答如流。由此,老住户不仅消除了对他的反感,而且还相谈甚欢,邱力立从这位老住户口中又听到了许多关于这幢公寓书本上没有的故事。

在单位里,邱力立是一名党务工作者。“许多曾经发生在上海老建筑里的故事都跟党的光辉历史密不可分。我们单位去年就曾组织过‘寻访红色足迹’的活动,我在这个活动中负责对相关红色老建筑的历史资料进行文字整理。”这些文字资料后来成为这次活动中宣讲员的讲解内容,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作为一名党务工作者,我打算接下来利用业余时间把上海的红色老建筑都走遍。”

征集小人物

如果你的身边有绝不渺小的小人物,如果你有不凡的凡人故事想与大家分享,请与本版联系:qnbxiaorenwu@sohu.com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