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3月29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小小“口袋公园”暗藏多个玄机

“海绵城市”也能实打实惠民,明年上半年将完成百个“海绵”拼图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社区居民们在表流人工湿地旁休闲玩耍。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摄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本报讯 收集雨水汇流而成的人工湿地、不会积水的生态停车位、可以快速吸纳蓄渗雨水的透水地坪、6个层面组成的绿化屋面……这不是什么高科技产品,而是位于临港新城的一个社区“口袋公园”,也是临港国家海绵试点区的项目之一。记者昨天从项目建设方上海市政总院获悉,这样的“口袋公园”今后将在全浦东新区进行推广,明年上半年,临港国家海绵试点区的建设也将基本完成。

小小口袋公园暗藏高科技玄妙

位于浦东新区古棕路555弄120号的临港家园社区绿化休闲广场,是供周边居民活动的小型公园。在改造前,这里景观单调、铺装破损、活动设施老旧破损,场地内的社区服务站也面临屋顶漏水严重等问题。2017年,临港家园服务站及绿化休闲广场列入临港地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上海市政总院承担了其建设,并于近期建成。

走进这个“口袋公园”,首先看到的就是社区服务站的绿化屋面。据上海市政总院研究院院长助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吕永鹏介绍,这个屋面由植被、种植土、过滤层、凹凸型蓄水板、防水层、保温层等构成,下雨时,雨水落到绿化屋面,被吸收过滤后,部分雨水被蓄存着留给植物土壤吸收,剩余的雨水下渗后透过雨落管排至底层,汇入到周边的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原来的破旧屋面不仅焕然一新,还充分利用了自然雨水,提高了排出水的水质。

而在公园里,这样的巧妙设施一个接一个。看上去是普通的园路跑道,其实采用了先进的透水混凝土,下面设置了透水盲道,雨水可以非常快速的渗入,不仅不会积水,还能对雨水有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缓解内涝和热岛效应。在一片小桥流水中,老人带着孩子悠闲地晒着太阳,这条蜿蜒的“溪水”也全是由周围路面、广场、绿地的雨水汇流而成,经过前置塘沉淀、石笼的过滤和沼泽区的生物吸附净化处理后,流到清水池成为一片景观。

就连广场上的停车位,也有小奥妙——停车位正中间种植着一片狗牙根做成的草皮,对雨水有净化作用,透水铺装的地砖能让雨水迅速渗透,地面不再会积水,雨水一部分灌养了植物和土壤,一部分进入了雨水花园。

百余海绵项目明年上半年完成

上海市政总院研究院院长邹伟国表示,这个海绵城市的示范项目,体现了海绵城市倡导的“渗”、“蓄”、“滞”、“净”、“用”、“排”,改造过程中还考虑了暴雨时及非暴雨时期的不同运行模式。

而这样的海绵改造也实打实的惠及了居民。绿化屋顶不仅了实现屋面雨水径流的消纳,还彻底解决了屋面常年漏水问题;生态停车位降低了场地的径流系数,也解决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透水环形跑道的建设让周边居民的运动健身有了保障;围绕表流人工湿地进行的景观打造,不仅实现了集中绿化的充分利用,还给周边居民的休憩和娱乐增添了更多风景。这样的“口袋公园”今后则将在全浦东新区进行推广。

据吕永鹏介绍,浦东临港是全国30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中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上海首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地区。临港通过公园与绿化、道路与广场、建筑与小区、河道水系、生态保护与土壤修复五大类海绵化改造,在79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包括7个示范区、15个项目包、100余项具体工程,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一半左右,预计到明年6月这百余个项目将全部完成,组成一幅海绵城市的拼图。

上海市政总院城乡规划院院长、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红缨则表示,《上海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5年)》日前也已编制完成,除了3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之外,海绵城市的建设也将在全上海铺开。近期建设区域包括64个地块、约350平方公里。到2020年,实现200平方公里区域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水平。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