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5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工字钢”青年的别样“劳动节”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郝帅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通讯员 郝帅

本报讯 工字钢是施工工地里的一类建筑材料,它十分寻常普通,但质地坚硬,就像扎根工地的青年建设者,他们虽平凡,却又无比执着与坚韧。当钢筋水泥混凝土,与来自中建二局上海分公司松江金谷天安新建项目一群二十多岁的青年相遇,碰撞出的是一幅幅充满活力与温暖的图景。这个五一,致敬劳动,也致敬平凡又伟大的“筑梦青年”。

“离开很容易,但我选择留下”

四月初,一批2018届实习生前来报到实习,项目团支部书记张莹也从青涩少女变成了别人眼中的“莹姐”。

劳动节第一天上午,她主持的一场“青年大学习”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今天我们组织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大家分成两队,最后输的一队要罚吃柠檬”,会议室里哄笑一片,一场激烈的比拼随即上演。

同事眼中女汉子一般的“莹姐”却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工作之初,张莹常常接到母亲关于是否考虑换份工作的电话,“爸妈有一次来工地看我,我一头汗两腿泥,戴上安全帽整个就是一假小子,住的又是临建板房,然后我妈看过后就觉得接受不了。”然而,话锋一转,她却说:“其实,想离开很容易,但我选择留下。”让她选择留下来的,是一份只有建设者才能体会到的成就感。

张莹和她的团队两个月前刚刚完成上海枫泾地区最大的保障房项目建设,在工期最紧张的时候,早上6点就要从床上爬起来,晚上忙完常常是深夜,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有的为了不耽误进度,拖延了婚期,有的已经一年没回家见过自己的娃,“城市总要有人来建设,前两天和家人视频,我指着我们盖好的那一大片住宅,跟他们说,你们看,这些都是我们建设的,不仅这些,你走在每个城 市 的 大 街 上,看 到 印有‘CSCEC’标识的建筑,都是我们在建的。渐渐地,他们不但接受了我的工作,还给予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

“工地是灰的,但青春是彩色的!”

“这样一来,余料就能充分运用起来了。”下午4点,项目“四新青年科创工作室”传来热闹的讨论声。

四新青年科创工作室是为项目青年员工搭建的交流平台,大家定期集中在一起,针对工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头脑风暴”。除了内部研讨,项目还组织大家“走出去”求教同行,学习装配式、BIM、3D打印等技术。

项目党支部书记王芳说,“现在的年轻人都非常有思想,多元化的社会也给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如何打造一支让青年留恋的团队,最重要的不是物质激励,而是人文关怀和平台提供。工地虽然是灰的,但青春应该是彩色的!”

项目部的平台不止为青年职工搭建,也为青年工友开放。就在去年,在项目“筑梦计划”下,初中文化的工人李松,通过重重考核,被正式吸纳为商务部的一员,参与到商务部的日常工作中,真正实现了从一名普通劳务工人到项目管理人员的华丽“蜕变”。

项目还以他的故事为原型,拍摄了微电影《爱的守望》,并辗转千里,与他一同前往四川家中取景并探望。担任主演的李松体验了一把“主角”的快乐,更收获了来自项目部众多兄弟姐妹的关怀与鼓励。“回家拍戏的3天,家人看到我过得这么好,感到久违的安心”。如今的李松,已是家人心中的骄傲。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