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5月15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与出租车司机“嘎三胡” 海外实习营造“中文角”

上海纽大留学生成长为“中国通”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Louis Demetroulakos提前一年毕业,将用三种语言联通世界。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摄

本报讯 上海纽约大学建校后的第二届毕业生即将告别校园,从传统评价模式来看,上纽大第二届毕业生拿出的成绩单将比首届学生更为漂亮:不少学生赴藤校继续深造,加入知名跨国企业、国际组织开启职业生涯等。以全球视野、多元文化经验,肩负起社会责任,是学生们的使命担当,也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中,不少外国留学生因4年的成长和历练,正在一步步成长为“中国通”。

两外籍学生获北大燕京奖学金

上海纽约大学大四学生Zoe Jordan和Amit Gal-Or近期获选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8级学子,并获得攻读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的全额奖学金,他们将在北京大学完成人文、社科等领域的一系列跨学科课程,在为时一年的学习中,从中国与世界的不同视角,研究中国的过去、当下与未来,重点关注中国在国际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

据了解,在上海纽约大学就读期间,Jordan主修世界史专业全球中国学方向,辅修交互媒体艺术专业,这样的专业背景为她研究中国政治、语言以及网络媒体文化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Jordan有志于成为一名中国问题观察家。结合课堂所学和在全球顶级智库的工作经历,她用独特的国际视角,并将自己的观点凝练成一篇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外交官》杂志上。文章用英文介绍了习近平思想,解释了“主义”一词在中国背景下的语义和象征意义。

课堂之外,Jordan也是校园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大一期间,她创立了“最佳老友”(Best Buddies)上纽大分会,为智能障碍人士与提供支持帮助。

Gal-Or是上海纽约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他创办经营了几家创业公司,成功地为公司募集到资金,还创建了一个将以色列创新科技引入中国的商业平台。在过去的十年里,Gal-Or在包括香港、北京、上海在内的中国各地居住。此次攻读燕京学堂的中国学硕士研究生项目,可以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

提前毕业用三种语言联通世界

成为“中国通”的还有Louis Demetroulakos,这位主修全球中国学的小伙子中文名是廖俊,是上纽第一个提前一整年毕业的学生。

为了提高汉语水平,Demetroulakos,一入学就规定自己每天从下午四点起只讲中文。他将课本中的对话活学活用,与上海出租车司机“嘎三胡”;在特拉维夫海外学习时,和朋友在咖啡馆练习中文对话,将这里营造成一个“中文角”。

他主修世界史(全球中国学)专业,辅修历史和汉语。他说自己和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幼时,“小时候,我在波士顿家里的后院挖出一块瓷器碎片。两年前在上纽大的历史课上,我意识到它可能来自于18世纪末被带入美国的中国瓷器,因为波士顿当时是对华贸易重镇。”

高中时修读的中国历史课,让Demetroulakos对拥有深厚文化历史的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促使他申请自己的理想学府——上海纽约大学。“起先,我没告诉父母申请了上纽大,录取信寄来时他们都很吃惊,觉得离家太远。我写了一篇3000字的文章向他们解释为什么想来上纽大。”

Demetroulakos曾于2016年担任上纽大本科生商学会主席,他经常被人问到为什么选择世界史(全球中国学)专业。对此,他有自己的想法:“上纽大的师资非常出色;全球中国学的课程设置灵活性很强,学到的知识改变了我看待问题的视角,也成了我应对不同情境的好工具。我对中国传统是如何影响当下人们的商务行为很感兴趣。同时,这些专业知识让我在职场上与人打交道时,感同身受,游刃有余。”

对中国本土商业文化的理解以及出色的跨文化意识,让Demetroulakos在求职过程中脱颖而出,他将前往希华集团(Hellas Group)担任业务发展经理的工作,往返于上海和雅典两座城市之间。他期待用美食和热情拉近中国和希腊这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距离。

据悉,Demetroulakos的工作,需要他和母语为希腊语、中文和英文的人进行业务沟通。在他看来,是上纽大教会了他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我想要不同寻常的大学生活,拥有独特的创新和创业经历。上纽大授予我‘跨文化沟通’这柄利剑,让我在全球化的职场中从容不迫,胜券在握。”

[相关新闻]

“造就青年”亮相上海纽约大学

未来是由青年造就的,创造未来是青年的使命,责任是青年的天性。昨天下午,首期“造就青年”活动在上海纽约大学举行,六名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分享了各自在科技、人文、艺术、环境等多重领域的探索和实践。

主办方表示,“造就青年”是一个连接全球青年创新思想的平台,旨在通过互联网的力量,结合线下展示的手段,发掘全球的青年创新实践者,传播青年创新思想,给予青年表达自我的舞台。

现场,主修世界史的大四学生陈诗允分享了自己在“量化自我”领域的故事和心得,讲述了时间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为他带来的收获;Kadallah(卡道夫)来自美国华盛顿,主修互动媒体艺术。之前从未离开美国的他,来到中国以后的见闻激发他立志要用艺术和科技去改善残疾人士和留守儿童的生活,他和观众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和设计。

用机器人来画画,是杜佳东的钻研方向,杜佳东与观众分享了借助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等现代科技进行传统艺术创作的心得和故事;Nofar(韩宁菲)来自以色列,她的目标是在清华大学参加苏世民学者项目时以环境保护、军事和政治3个层面出发,并结合资源稀缺性,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等3个方面作为解决中东冲突和安全问题的手段。

向家乔是上海纽约大学的大二学生。在过去一年的间隔年中,他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思考自己未来的道路——在海上环游世界。“间隔”归来,他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这段经历和思考。林君超是上海纽约大学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的大四学生,这学期修读了一门Assistive Technology(辅助技术)的课程,他和他的两位同学专注在设计辅助衣服上,以帮助徐汇区致康儿童康健院里一群特殊的孩子。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