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5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跑量”的阅读竞赛还是少点为好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最近一所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了一次21天阅读竞赛,获胜者的图书馆借阅额度将得到提高。阅读竞赛比的还是“打卡”,从骨子里说还是阅读“跑量”。近来随着全民阅读的深入人心,各种阅读竞赛也层出不穷。而这些竞赛大多是比拼阅读的速度和数量,但是这显然与阅读的一般规律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跑量”的阅读竞赛还是少一点为好。

阅读竞赛就是“跑量”?

这所高校的博士生与本科生在图书馆每次借阅的图书数量和借阅时间的限定都有很多不同,为了激发本科生和老师的借阅热情,他们想出了开启阅读竞赛的方式,一旦挑战成功,本科生立刻就能享受博士生的借阅待遇。

而阅读竞赛的过程也很简单。参赛者从图书馆借书来读,在21天的时间里,每日在活动微信群里发布阅读话题,并写阅读心得,一日未打卡就算挑战失败,坚持21天即意为挑战成功。

学校通过竞赛激发青年师生的阅读热情本无可厚非,但是“打卡式”的竞赛确实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借来的书当然是要慢慢看的,有时看一遍不行,还要看几遍。那怎么可能每天都有阅读话题发布,每天都有阅读心得呢?真的是有阅读心得了,恐怕这阅读心得也不够深入。而且这样的阅读竞赛大多也只是从数量上来看,至于阅读话题和阅读心得的质量则不在评判之列。

随着人们阅读蔚然成风,各类阅读竞赛也相当兴盛。但是可能是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来进行比赛,为了速战速决,这些阅读竞赛大多采取“跑量”的方式。比如现在各大图书馆都很风靡的“阅读马拉松”,会要求参赛者在6个小时内(有时可能更短)读完一本几十万字的书,然后做一系列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所出的考题。但是显然,这些被选中的图书都不是翻几下就能了然于心的,6小时要完全领会作者的意思几乎是不可能的。

激发阅读兴趣要“润物细无声”

青年报记者的一位朋友曾经参加过一次类似于“阅读马拉松”的比赛。是3小时读一本10万字的书。“真的要精读,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这位朋友对记者说,“我只能拿出过去考试的那一套来,挑重点来看,根据考试题目去阅读。感觉又回到了应试考试的学生时代。”阅读竞赛原本是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但是现在一“跑量”,就变成了应付考试。阅读的乐趣享受不到,还感到了一丝苦楚和无奈。

其实阅读是有很多规律的。首先这是一个很个人化的行为,一本书有的人读得快,有的人读得慢,但读得快的人又未必有读得慢的人理解得深入。阅读有时还会在一些比较私密的环境下进行,有的读者喜欢在夜深人静时阅读,这样更容易读得进去。所以在阅读领域搞竞赛,尤其是那些“跑量”的竞赛,或许未必能起到很好的阅读推广的效果。

对于这一点,阅读推广人洪辉对青年报记者说,与其做一些几个小时就想把事情解决的阅读竞赛,还不如做一些效果更好的阅读推广活动。比如举办一些阅读讲座,请一些阅读推广人来设身处地地讲一些自己的阅读体会,然后让读者带着这些体会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展开阅读。而且阅读普及不应该是一阵风,应该是持续性地进行,真正地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