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文创五光十色 布局四通八达

“国际博物馆日”看沪上博物馆新气象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昨天是“国际博物馆日”,上海的各大博物馆都空前热闹,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亲和力。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现在的博物馆服务已经不再仅仅是搞一场“博物馆奇妙夜”,免费开放几天便慢慢淡化的局面。博物馆服务正在走向深入,而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普通观众。

青年报记者 郦亮

从到馆里参观变为“把博物馆带回家”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超联通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超联通”的这个词本身也就在说明,现在的博物馆已经不过去那样单一办展的博物馆,博物馆的面目正在变得丰富,而这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观众。

“国际博物馆日”前夕,上海博物馆、长宁区文化局和博闻中国,宣布启动了“海上文博”2018上海创意设计大赛。现在博物馆文创是一个大热门,也是博物馆众多面貌中的一个。现在国家有关方面一直在倡导博物馆功能的改变,过去的是单一的到馆参观,现在则不同,不仅要到馆参观,还希望观众能“把博物馆带回家”,这就是文创的功能。

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截至去年底,全市博物馆开发的文创产品总数已超1.2万种,去年全年新开发文创产品1085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逾4900万元。其中,上海博物馆是文创大户,上博馆长杨志刚对记者透露, 去年,上海博物馆以3862万元的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独占鳌头。在“大英博物馆藏百物展”期间,推出了芭丝特咖啡、饼干、文具、手袋等160余种文创产品,总销售额达1700万元,创下特展相关文创产品销售纪录。

精美的文创产品被观众带回家,等于是在展览之外又进行了一次文化普及,对于发挥博物馆的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本次大赛借助文化文物单位开放的文博元素,分为“文旅创意产品设计”、“儿童服饰创意设计”、“婴童用品创意设计”三大版块。赛事面向全国150余家艺术设计类院校以及全球专业设计团队征集设计稿,经过专家和组委会评审,入围作品将在全球授权展和上海青年艺博会等平台上与1000余家企业进行商贸对接。

从到市里看展变为在家门口看展

过去看展览对于偏远地区的观众来说一件很大的事,他们必须舟车劳顿,到市里去看,因为博物馆大多都是在市里。但是现在不同了,由于增加了博物馆的规划,现在每一个地区都有地标性的博物馆。

昨天,中央美院中法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博物馆举行了一场“隽美临港——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写生作品展”。这家博物馆位于临港,距市区有几十公里之遥。展览作品都是中央美院的师生1个星期之内在临港写生的成果,而观众则是临港新城的大学生。

建桥学院美术专业的小张,是跟着几十个同学一起来看展览的。在遥远的临港能看到如此高水准的展览,让她感到很吃惊。“我到临港读书的时候,这里的博物馆还没有开张,那时看展览,要么到临港的中国航海博物馆,要么去市里,现在坐个车几十分钟也就到了。真是大开眼界。”

中央美院中法艺术与设计学院去年开办,学院的博物馆也随之开幕,成为临港又一个文化地标。中央美院中法艺术与设计学院对记者介绍,此次展览都是中央美院师生现场写生,现场创作,现场展出,应该说是比较接地气的展览。临港地区现在有6万人,4万人是大学生,这个博物馆就是要立足于为大学生提供艺术普及,未来博物馆还会有大量国外优质的展览的引进,让临港人真正做到足不出户,看遍世界。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