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5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印象”向世界传递美好旋律

上海再造中国音乐出海平台

青年报记者 陈宏

    各大乐团团长将演出曲目投递进邮箱向欧洲传输。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打响“上海文化”品牌“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上海要加快建成国际文化大都市,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桥梁和平台。昨天,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等国内8大顶级乐团宣布携手SMG东方广播中心,打造“中国印象”系列音乐节目,并通过后者所在的欧洲广播联盟,向全世界分享,提升中国音乐的国际影响力。

搭建中国音乐走出去的平台

“中国印象”音乐节目项目启动之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上海歌剧院、上海民族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苏州交响乐团等作为首批表演机构,宣布将加入这个平台。节目预计从6月开始在上海播出,并且通过欧洲广播联盟的平台,分享给各成员单位,供其下载使用。

青年报记者获悉,这个平台是个桥梁。欧广联的平台,每年有3000多场音乐会直播,同时每年有2500万多音乐节目在交流平台互换。由于此前SMG已经成为欧洲广播联盟的非正式成员,经典947以“引进来、走出去”为己任,为优质音乐会资源的传播架设了高效的平台,已上传12场音乐会输送欧广联,素材被英国、葡萄牙、澳大利亚、巴西等数十家国家级电台广泛采用;并于2017年2月13日成功举办世界广播日音乐会,创造了24家EBU成员台对这场音乐会进行了实况直播与转播的纪录。通过欧广联,中国的这些优秀乐团的节目,将可以被更多的全世界古典爱好者所听到。

在这张“中国印象”的节目单里,各个乐团的乐季、音乐节的精彩内容将一并呈现给欧洲,并且着力于“名家名作”和“中国原创”两个思路,向全世界广播听众和音乐爱好者提供喜闻乐见、水准高超、富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会录音。“中国印象”系列节目特别聘请叶小纲作为节目总顾问,监督、推动节目以至高的标准向海外输出节目,探索最具有情怀和感染力的中国故事,也为上海文化品牌带来无限活力和宽阔视野。

而欧广联代表王忆非也受命传达了总部的期待:“总部期待我们能多上传一些中国的节目,来自东方的声音在平台上仍然比较缺少。”

期待不仅能传播还能落地

这个平台也备受上海文化主管部门看重。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市领导特意询问,“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等上海本土的文化品牌里的节目,是否也能通过这个平台走出去”,得到了已经在积极尝试的答案。事实上,对各大院团来说,他们也期待自己的节目能在国际上有更好的传播。“我希望我们拿出来的节目,不仅是在传播上,在欧洲的落地方面,也能有大的作为。”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说。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团长张艺表示,交响乐其实有“交响乐需要中国化,中国交响乐需要国际化”的双重命题,这都需要“中国印象”这样的交流平台。上海交响乐团作为中国顶级的交响乐团,目前已经跻身国际一流乐团水平,目前在国际上的巡演,也已经开始拥有了自己的粉丝。团长周平透露,上交其实此前已经通过欧广联的平台,带出去过节目,而从反馈来看:“我们发现,其实外国听众也很想知道中国乐团的艺术水准,他们也要听你们拉传统项目,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把我们中国团、指挥家和独奏家推出去。”

当然,中国的乐团们,更期待的是,把中国的作品带出去。周平就说:“中国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像我们,之前朱践耳老师作品之前也推过,这次推了叶小纲先生,是去年上海之春开幕式的作品,其中包含的艺术家就比较多了,有很多年轻的钢琴家、小提琴独奏家、声乐家、演唱家等等。”

上海民族乐团这些年的创新之举非常多,走出去的决心也非常大。团长罗小慈透露,今年2月份乐团到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四个国家举行了巡演,一共有一万三千多名观众观看了演出,媒体口碑很好,“音乐会为什么能成功,是因为我们发挥出了中国民乐的优势。很多观众说想来上海,我们想通过这种方式推荐上海和中国,让欧洲主流观众了解到中国民族音乐鲜明的特色、包容性和当代化的潜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