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2018年“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首设创想分享会

500余科创小达人入围孵化名单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伊同学带着凌霄花种子来到现场。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有研究的课题、有科创小作品的科创小达人,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课题和作品?日前,2018年“雏鹰杯”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创想分享会在上海团校举行,科创精英、科研专家等大咖为通过初评的近500名科创小达人开展TED演讲,分享科创经验,鼓励小达人们继续作品研究。这是此次挑战赛的首场培训活动,接下来各比赛类目将开展数场培训活动。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小院士”分享课题经验

面对现场近500名科创小达人,上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副系主任季隽分享了《如何成为创客——从设想到作品》,风云四号干涉式大气垂直探测副主任设计师韩昌佩讲述了如何观云识天气新象。清华x-lab创新导师李荒野还进行了“如何开展科学课题研究”的主题培训。

另外,现场进行分享的还有小达人们的同龄人——来自上海市进才实验中学的初三学生杨行健。

这位第十五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在现场以自己研究多年的课题“亚马逊雨林局部区域蝶类资源初步调查及对环境保护的启示”为内容,作了TED演讲。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杨行健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他去过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又深入亚马逊雨林三个多星期,了解亚马逊环境对蝶类的影响,这些年来他一共采集到了110种蝶类。

下一步他还要深层考察特殊蝶类的特殊习性,做深一步研究。杨行健觉得,创新源于内心,既然要做课题研究,就要自己去动手实践,还要有坚持的精神,以及对自己课题的热爱。

台下的小达人们听得很认真,他们已经按照申报的内容,被分为了自然生物小实验、航空航天小论文、智能创造小设计和生活小创造社会小调查等四组。

被分在自然生物小实验的顾村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伊同学,带着“实物”来到现场。他带来的器皿盒中,放着十多个凌霄花的种子,他发现,用纸折出来的三叶小风车做自由落体时会转动,凌霄花的种子自由落体时同样也会转动,他正在研究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500多人角逐“小院士”荣誉

据悉,作为2018年“雏鹰杯”上海市少先队课外活动大赛的一个组成部分,“红领巾科创达人”挑战赛活动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主办,上海科技馆、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联合承办。

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共收到来自全市16个区400多所学校推荐的2195份申报材料,通过专家初评,共评选出542份作品入围今年的培训孵化名录中。

今年的挑战赛,在保留原有的初评、复评、终评的考核体系外,还会开展一系列作品课题孵化培训活动,为入围的作品、课题进行科技培养和课题孵化。

通过考核孵化后的课题成果,选拔入围复评的选手。而晋级的选手将会再次得到专家的专题培训,在终评环节中角逐第十六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荣誉。

主办方介绍,此次创想分享会只是系列培训的首次,接下来还有一系列的培训,选手参与每一次孵化培训活动的情况及作品的改进情况都将被计入后期的考核体系。通过活动是想培养青少年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