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8年06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速写师 坐地铁画下众生相 “平凡人触动我心”

爷爷接了放学的孙子,将手里的苹果皮一点点啃掉,递给了小孙子;年轻的妈妈一手攥紧了婴儿车的扶手,从上车到下车就没松开过……这些地铁上的众生相,都成为了金伯文笔下的画作。这位在上海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工艺美术师,每天上下班乘坐地铁时所画的速写,5年来已经积累了1万多张。金伯文说:“这些平凡可敬的人们带给我心灵的触动,远远不是那些粗浅的线条所能表达的。”

■B04

爷爷接了放学的孙子,将手里的苹果皮一点点啃掉,递给了小孙子;年轻的妈妈一手攥紧了婴儿车的扶手,从上车到下车就没松开过……这些地铁上的众生相,都成为了金伯文笔下的画作。这位在上海工作生活了十多年的工艺美术师,每天上下班乘坐地铁时所画的速写,5年来已经积累了1万多张。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最开始就是觉得通勤路上的时间太长了,大概是画了1年左右,我就觉得不能只把这当成是一种练习,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艺术特长来记录一些东西,为生活做一些创作,表达一些主题。”

金伯文是从2013年开始画起地铁速写的。他家住松江,每天要乘坐地铁9号线,再转7号线,才能到达工作单位,路上往返需要三个多小时。

“最开始就是觉得通勤路上的时间太长了,就想着不要太浪费时间,干脆画点画,提高点技艺。”那段时间,由于繁忙的工作,金伯文已经很久不画速写了,抱着练技的简单想法,他开始了每天在地铁上的创作。他也没想到,自己会一画就是5年。

金伯文惯常所站的位置是正对地铁门的斜角落,因为可以方便地观察到大部分车厢乘客的情况。站好位置,从包里掏出速写本,一支速写钢笔,他斜倚在角落,一边观察着车厢里的人,一边刷刷刷地就开始在纸上涂起来。一站路过去,一个人物的轮廓就已经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画本上。

每天早晚高峰上下班的路上,金伯文都会重复这样的过程。“刚开始画的时候,速度没这么快,那时早上7点不到坐上9号线列车,从松江体育中心站出发,一直坐到合川路站,大概40多分钟,也就能画上2-3幅成形的作品。”金伯文告诉记者,画了1年多之后,他的速写技艺就大大进步,每天上下班都能画出十几幅作品。5年下来,他累积下的速写作品已经有了1万多幅,叠起来有半张椅子那么高了。

作画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占用不了很大空间,但有时候地铁实在很挤就没办法画了,他就会利用那段时间认真观察。慢慢的他也发现,地铁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小社会,每天都会发生着很多小故事,每张脸的背后其实都有着千言万语。

“大概是画了1年左右,我就觉得不能只把这当成是一种练习,而是应该用自己的艺术特长来记录一些东西,为生活做一些创作,表达一些主题。”金伯文说,速写作为方便实用的绘画形式,是最能表现生活场景及动态人物神态特征,而在地铁车厢这个小社会里,每天也有取之不尽的素材,充满着人生百态,诉说着众生众相。

乘客给老奶奶让座,老人鞠躬致谢;拥挤的早高峰,一直在地铁入口站立着大声引导人群的地铁工作人员……“正是这些平凡可敬的人们,带给我心灵的触动,远远不是那些粗浅的线条所能表达的。”

年轻母亲半个身体探出座位,两手牢牢抓着婴儿车,视线专注,眼里只有婴儿车里的宝宝,胖乎乎的宝宝手里拿着面包片,正津津有味地吃着,笑得开怀。

一对刚上车的爷孙,孙子拉着爷爷的胳膊欢快地“汇报”着学校里的趣事,爷爷一手拿着个苹果正递给孙子,手上拿着的塑料袋里是一堆苹果皮。

面对面站着的一对女中学生,在护柱的两头亲密地头靠着头,共用着一对耳机线,分享着喜欢的音乐,相互愉快地轻声交流着,看起来就应该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青春的面庞洋溢着活力。

“这些画面给我的感觉就是满满的爱。”金伯文说,地铁车厢时有晃动,但因为妈妈一直扶着车,婴儿车一直很稳,宝宝笑得很开心,母亲眼里也全是幸福。爷爷给孙子的苹果,外面的皮是他一口口啃下来的。分享同一根耳机线的女学生,亲密无间,似乎每天一起乘坐地铁上下学的时间就是最快乐的时光。这些看似平常的举动,却都特别有爱。

在他的速写中,也充满了各种真实的生活写照——没有座位,背着大大的书包,靠着扶柱疲倦地闭目养神的放学少年;下了班,好不容易有个座位,坐下就累到打瞌睡的白领青年;即使是在下班路上,也在抓紧时间用电脑认真加班的上班族……

每画一个人物,金伯文都会从这个人的站姿、坐姿、动作、神态中去猜测这个人的身份、情绪,联想他背后的故事。 早上上班的地铁上,对面的一位男青年,懒懒地靠在地铁自动门边发送着信息,看着他那专注的神情,金伯文会暗暗猜测是不是正在给心爱的女朋友发微信;上班地铁上,一位大爷年纪虽然挺大,但穿着却很“潮”,还戴着时尚的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金伯文会感怀这种不服老的心态。

他也会画那些让他感动的瞬间。朴素的城市建筑者,身着工装,乘上地铁,为了不弄脏座位,宁可坐在地上;乘客给老奶奶让座,老人鞠躬致谢;拥挤的早高峰上,一直在地铁入口站立着大声引导人群的地铁工作人员……金伯文说:“正是这些平凡可敬的人们,带给我心灵的触动,远远不是那些粗浅的线条所能表达的。”

“我希望上海能越来越好。我自己也在成长,因为地铁速写接触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扩大了我的创作视野,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更充实快乐。”

也正因为如此,金伯文坚持每天画速写的同时,还会挑选一部分作品,回家后用水墨或是水粉进行再创作。“毕竟速写只是记录,要呈现出完整的情绪,还是需要再创造,才能成为一幅作品。”每天漫长的下班路回去后,吃完饭,哄完娃,要到晚上十点,他才能开始这样的创作,虽然辛苦,却乐此不疲。

5年的地铁作画生涯,金伯文说他自己见证了地铁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地铁上的各种故事。画作能放大细节,讲述故事。他既想用这些作品赞美那些美好的、温情的,也希望能说明当下上海的色彩、温度和情绪。

在他的人物速写中,同样看得出不少现代社会的焦虑、疲惫、淡漠和浮躁。金伯文的一幅作品,画的是一个群像。冬天的上海地铁,坐着的人们都裹着厚厚的棉衣,而男女老少中大多数都低头看着手机,画面里唯一抬着头的是有一张外国面孔,他头靠着挡板玻璃,看着四周,有些迷惑。“在我坐地铁的这段时间,大部分时间,看到的大多数人,都是低头看着手机的。”金伯文说,看书的人很少,学习的人很少,大部分在刷手机、打游戏、看片子。至少在他乘坐的线路上,是实情。

“我希望上海能越来越好。”金伯文说。他是北方人,大学学的工艺美术,毕业后就来上海工作了,也在这里成了家立了业。他很喜欢上海,因为这个城市是个“努力就有希望”的城市,他也喜欢这座城市的节奏,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他喜欢这里的人。有人对他在地铁上作画不理解。他碰到过有当场指责他侵犯了肖像权的人,也碰到过要求他立刻撕掉画作的人。但他遇到的大部分人都很善意。

“有一次,我用钢笔快速勾出对面3位乘客的轮廓,身旁一位老人拍下了我的画,还说要让学画的女儿也来学习我这种用心的态度。”金伯文说当时感觉心里特满足。还有一次,他为一位孕妇让座,站着帮她和周边乘客画了幅速写,没想到她特别喜欢。他还遇到过有外国友人看到他在作画,向他竖起大拇指说“very good”。这些善意都对他是种鼓励。“让我决心要一直画下去。”

金伯文还因此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加了他的微信,至今还在和他联系。他遇到过一个当兵的女孩,平常就喜欢自己画画,看到他2分钟里给她画的速写后,特意保存了下来,这两年里一直在向他请教画画的问题。也遇到过从没学过但喜欢画画的男孩,听了他在地铁里画画的故事后,开始有勇气决定自己也尝试亲手画一幅。“有些事不敢做,可能就一辈子都不会做。”

“我自己也在成长,因为地铁速写接触了不同行业、不同人群,扩大了我的创作视野,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更充实快乐。”他还加入到了一个速写上海的群里,这里有很多用画笔速写上海城市不同风景、人物、建筑、故事的同好,大家一起交流,也都怀抱着同一个梦想:记录上海,感受上海。

金伯文说,他仍然会继续画下去,希望将来能办一场地铁生活速写作品画展,让自己画笔下的“地铁温度”能感染更多人。

征集小人物

如果你的身边有绝不渺小的小人物,如果你有不凡的凡人故事想与大家分享,请与本版联系:qnbxiaorenwu@sohu.com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