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数十万的金融从业者,以及即将进入金融行业的从业者需留心,近日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在投资银行类业务中聘请第三方等廉洁从业风险防控的意见》,明确提出不得向公职人员、客户、正在洽谈的潜在客户输送不正当利益:比如礼金、礼品、房产、汽车、有价证券、股权、佣金返还等财物。 青年报记者 孙琪 廉洁新规直击潜规则 金融业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也是各种利益集中的领域,因此往往有一些阳光难以照入之处,滋生各种腐败细菌。对于高发的金融腐败,监管层表示,坚持反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度。而此次发布的《规定》和《意见》,也是进一步加强对证券期货行业的廉洁从业监管,夯实新阶段证券期货行业规范发展的基础。 《规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是对证券期货行业廉洁从业的整体监管要求,共29条。青年报记者翻看《规定》发现,其中提及严禁各类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证券期货业务活动中以各类形式输送和谋取不正当利益,其中就包括不得向公职人员、客户、正在洽谈的潜在客户或者其他利益关系人输送五种不正当利益:包括提供礼金、礼品、房产、汽车、有价证券、股权、佣金返还等财物,或者为上述行为提供代持等便利;提供旅游、宴请、娱乐健身、工作安排等利益;安排显著偏离公允价格的结构化、高收益、保本理财产品等交易;直接或者间接向他人提供内幕信息、未公开信息、商业秘密和客户信息,明示或者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是其他输送不正当利益的情形。 普通投资者也许对金融腐败感觉不是很明显,但从业者能够感受到,监管层在《规定》中所列行为都是证券期货行业的常态或潜规则。近些年,券商行业为竞争,各种奇葩招数层出不穷,比如券商机构与上市公司私相授受,达成君子协议;金融机构在高端酒店或游轮上召开年会,举行泳装秀、力邀影星模特助阵,卖方女销售给基金经理送早餐等花式“拜票”手法等。因此,有金融从业人士感叹,如果《规定》认真执行,行业生态或有重构的可能。监管层还对违反廉洁从业规定的情形制定了具体罚则,包括自律惩戒、行政监管措施、行政处罚、移交纪检和移送司法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廉洁新规的覆盖范围较广,除了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要严格执行,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他公募基金管理人、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证券资信评级机构、基金销售机构、基金托管人以及从事基金评价、基金估值、信息技术服务等证券期货服务类机构也要参照规定执行。 投行业务监管加码 对近年来廉洁从业问题高发的投资银行类业务,监管层特意加以重点规范。此次《意见》是以公告的形式发布,对“围猎”监管工作人员、探听保密信息、干扰审核工作、唆使或协助他人行贿、PE腐败等突出问题进行细化规定,共计10条。 在落实《规定》廉洁管控要求的整体框架下,监管层在《意见》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求证券公司健全内控制度,加大管控力度,对聘请第三方机构或个人的行为进行合规审查,切实防范通过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利益输送的违规风险。二是明确对证券公司相关聘请行为的信息披露要求,要求证券公司对相关聘请的机构类型、服务内容、费用标准等关键要素进行持续披露。三是要求证券公司对其投资银行类项目服务对象的相关聘请及其合法合规性进行核查并发表意见。 监管层强调还证券公司需根据法规规定和客观需要合理使用第三方服务,不得将法定职责予以外包。证券公司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不因聘请第三方而减轻或免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