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问政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组建“尖刀队”攻克大案要案 科技助力审判执行

上海破局推进司法改革显成效

青年报记者 钟雷

    受访者供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放眼上海,近年来司法改革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歇。设立命名检察官办公室激发检察机关办案活力,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引入让审判效率大大提升……上海正力争为全国贡献更多“上海司法智慧”,在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上取得新成效。

青年报记者 钟雷

高效合作模式媲美“专案组”

检察办公室是以检察官为核心,以专业需求为导向,实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的专业化新型办案组织。命名检察官办公室是检察官办公室制度的前期探索,其由1名命名检察官和两名员额检察官,以及检察官助理和辅助人员组成,每位成员都有明确责任分工。

司法责任制改革后,“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全面落实,员额检察官权责加大。“一些检察官存在不敢担责,不愿担责的情况。”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浦东检察院)命名检察官吴菊萍介绍,通过命名检察官办公室的试点,可以让检察官主动承担办案责任。

2017年3月28日,中国首批4个命名检察官办公室在浦东检察院成立,着力打造涉自贸区犯罪、金融知识产权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等领域的专业化、精英化办案团队。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它们的“实力”也很快在“实战”中显现。

今年4月24日,“善林金融”实际控制人周某及7名高管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批准逮捕。吴菊萍表示,在办理此案时,命名检察官办公室的高效工作模式便凸显了出来。“善林金融‘爆雷’之后,我们第一时间和警方梳理公司框架结构。公司中一些人做的事情可能和‘非吸’没有直接关系,例如公关人员、放贷人员。这种人要不要追究责任,就需要命名检察官办公室去分辨。”经过办公室成员分工连夜梳理证据,检方在24小时内就批捕了第一批犯罪嫌疑人。吴菊萍指出,过去出现类似的大案,都会临时调集检察官组成专案组办案,而通过命名检察官办公室提前介入案件,办案人员更加固定,成员之间的配合也更加默契,效率不亚于专案组。

机制创新主动跨前为办案提速

除了办案效率提高外,机制创新也是命名检察官办公室的一大特色。在办理自贸区首例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时,案前会商制度的建立让案件的侦破大大提速。“一般提前介入都是在公安机关提请逮捕或者移送审查起诉之前,此次我们探索创新往前提前一步,在公安机关受理报案、立案,但未正式展开侦查活动前,建立案前会商制度。”据承办此案的浦东检察院命名检察官施净岚介绍,当时会同公安机关邀请了被侵权单位,第三方鉴定专家到场,由被侵权单位陈述被侵权事实,并由第三方鉴定专家提供专家咨询意见。

“根据案前专题研商,我们确定了证据收集、固定、审查运用的标准,公安机关在初步查清基本事实和固定证据以后,再对涉案人员采取措施,确保案件的质量。”施净岚表示,前期介入引导侦查,为案件后期成功办理奠定良好基础。“我们推行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据的创新机制,也是为确保侦查取证的合法性、有效性和案件定性的准确性。该案的侦破为维护良好营商环境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取得很好的社会效果。”

近期,全国多起成年人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建立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体系、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取证、性侵未成年人罪犯从业禁止等特殊保护制度。而通过命名检察官办公室持之以恒的课题研究,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时的一些特色举措也在不断完善,例如顾琤琮检察官办公室在全国范围率先探索的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确定为“全国未检工作创新实践基地”。

“有未成年人或者他们的家长会在网上发帖或者打电话向12355咨询求助。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和团市委12355青少年保护热线之间进行了深度合作,以机构志愿者的形式加入他们的志愿者队伍,提供更精准的法治服务,同时将他们接受到的个案线索移送给我们,我们可以及时和公安机关确认是否存在相关案件以及侦查情况、更早地开展监督、引导侦查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负责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浦东检察院命名检察官顾琤琮告诉记者,未成年人综合保护也是检察机关办案时考量的重点,包括与职能部门、社会机构协作提供法律援助、完善心理评估与疏导、协调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康复,必要时帮助未成年人转学、安置、提供司法救助金等措施,力求在整个办案流程中将对未成年人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

审判执行主动拥抱现代科技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在各行各业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而在司法领域,“数据法院”、“智慧法院”的建设同样如火如荼。记者从上海市高院获悉,根据上海法院对大数据的分类和应用需求,该院进一步完善了司法大数据标准,丰富了审判执行系统中信息点,提升了数据质量,为大数据分析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院方还建立了智慧决策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并通过建立智慧法院应用成效评价体系,利用信息化应用大数据,让“用与不用、用好用差”变得看得见、可评价。

新时代审判执行工作中,人工智能的身影出现得愈发频繁。上海法院研发了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融入到刑事诉讼活动中,把统一的证据标准镶嵌到数据化的程序中,辅助警察、检察官对证据审查、检验,减少司法活动的任意性,从源头上预防冤假错案。在加强执行系统智能化建设方面,上海法院进一步优化了执行指挥平台,完善了执行指挥中心实战化功能,随着执行“老赖”履执能力评估模型的成功研发,院方强化了失信联合惩戒功能,有效提升了执行工作质效。

此外,人工智能技术还被深度应用到了庭审中。研发了庭审智能语音识别系统,大力推进该系统在庭审、合议庭评议、审委会讨论、会议交流等活动中的应用,在提升审判效率的同时,做到全程留痕,从而强化审判监督,进一步落实审判责任制。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