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黄浦区法院发布医疗纠纷审判白皮书

美容整形类纠纷成审判难点

青年报记者 钟雷

    涉及美容整形类的医疗纠纷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青年报资料图

本报讯 整形手术后,患者认为效果未达预期手术失败,而医院却称手术成功,双方各执一词,整形效果如何认定?日前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黄浦法院)发布近三年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其中指出,患者化名、证据缺失、标准缺乏等问题都是横亘在美容整形类纠纷审判中的难点。

患者用化名、证据难固定增大责任认定难度

2016年2月,表演专业学生小雯为了让自己的鼻子看起来更加美观,前往一家整形门诊部进行隆鼻手术。考虑到今后将从事演艺工作,小雯化名“王雅雯”在该门诊部接受了手术。让小雯没有想到的是,由于术后发生感染,鼻子萎缩变形,让原本正常的面容几近毁容。为此,她向法院起诉,以门诊部在诊疗过程中存在过错为由,要求赔偿总计30余万元。

然而,开庭时,在核实小雯的身份情况却遇到了难题,门诊部坚持称没有接待过“小雯”,所有病史资料都只有“王雅雯”,小雯无法证明其就是“王雅雯”。“美容整形医疗服务项目中部分涉及个人隐私,故部分患者未使用真实身份信息就医。而多数民营美容整形医疗机构以尊重患者个人隐私为由,也不对患者真实身份予以查明。”黄浦法院副院长陈建伟表示,患者使用化名导致发生医疗侵权纠纷时,部分医方否认患者诉讼主体适格,而患方提供的病历材料及医疗费支付凭证均无法反映患者真实身份信息,这就给法院的审理带来难度。

最终,案件审理中,通过笔迹鉴定,鉴定意见认定了手术同意书上的签名“王雅雯”确系小雯所签,同时结合其他一系列证据,门诊部才承认小雯确实接受了整形手术,并同意承担赔偿责任。

白皮书指出,除了患者习惯使用化名外,一些民营美容整形医疗机构存在经营管理不到位、执业人员流动性大等医疗管理问题,致使患者病历材料缺失、不完整,医疗产品无法溯源等情况时有发生。一旦医患双方发生医疗侵权纠纷,患者多无法有效固定证据,面临相应的诉讼风险。

医调委充当纠纷重要“缓冲带”

近年来,涉及美容整形类的医疗纠纷正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已占医疗纠纷案件总数的一成多。记者注意到,由于医疗纠纷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案件的审理周期普遍较长,近三成案件审理周期超过6个月。白皮书指出,作为专门调解医患纠纷的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简称“医调委”)在医患纠纷化解中起着重要的“缓冲带”作用。

白皮书显示,2015年至2017年,经黄浦区医调委调解成功并向黄浦区法院请求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案件达251件,区医调委接受法院委托调解案件47件,一大批医患纠纷被化解在萌芽阶段。

同时,黄浦区法院还与区司法局、医调委、医学会、医院联手构建了多方联动调处机制,积极推动诉前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相结合的多元化医患纠纷调解体系,以“黄浦区医患纠纷诉调对接调解室”为平台,将医患纠纷化解于审判前端。据统计,三年间,黄浦区法院医疗纠纷调解和撤诉案件总数占比达64.11%,发挥了医患纠纷诉前调解的积极作用。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