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影像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7月2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烤验”

青年报记者 吴恺 图/文

    李玲和同事化验取样水质。

    自拍杆不为自拍,而是为了能清晰地拍到每个水表上的数字。

    夏天的屋顶温度非常高,供水代表们检查水管。

    每隔两小时就需要取水化验。

    夏天泵房里机器边的温度高达60℃,还伴有非常响的噪音。

    水厂为了增加水中的含氧量,进行曝气,也成为水厂的一道风景线。

摄影手记

在烈日炎炎的酷暑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挥汗如雨,默默坚守在“烧烤”模式下,冒着酷暑,巡检、抢修、抄收……为了保证市民安全优质用水,为了缓解夏季高峰供水压力,他们直面热辣阳光,始终坚守在各自岗位上,团结协作,默默奉献,用汗水诠释着水润万物的坚守,用行动书写着平凡中的伟大,他们就是水务一线工作者。

建成于1883年的杨树浦水厂,跨越三个世纪,浓缩着城市百年工业的巨变,作为上海也是中国第一座自来水厂,如今它依旧担着300万上海市民的生活和工业用水。在这里,1986出生年的李玲已经是技术骨干,入夏以来除了正常上班外还要替班,近一个月来基本是三班倒,连日的加班让喉咙都已经哑了,近阶段水厂正在准备实施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空下来时间还要自己还要跟着师傅学新技术,看图纸。气温的上升让居民的用水量也随之上升,为了让市民喝上“放心水”,李玲参加了由水厂青年组成的“水立方”青年突击队。他们每隔两小时进行一次巡检、取水样、化验,高温烈日下需要更加细致的水质化验、设备检查,往往第一次巡检刚结束第二次又开始了,基本停不下来,每天微信步数都在一万五千步以上。即便下班在家,作为一名水务工作者也是需要保持手机畅通的,一旦发生设备故障,需要24小时随叫随到,保证第一时间处理供水突发事件。去年寒潮期间,城市的供水管道出现了大面积冻裂,居民水压不够的同时,水厂供水水量也基本达到了平时的2-3倍。为了保障水厂的全负荷运作,不少员工两三个晚上没有睡觉坚守在岗位上。

1987年出生的周捷年被称为岗位多面手,自来水处理中的各项岗位技能他样样都要会,才能顶上班,这个月他基本都在翻班。前阵子夜班时,发现设备故障,走得比较急,摔了一跤,当时脑子里全是设备抢修的事,等修好后才发现自己的牙齿掉了一颗。说着周捷笑了起来,露出了少了的一颗牙齿的笑。

原水、制水、供水、排水、污水,这是水务系统的产业链。这意味着除了制水工,为确保大家的生活用水,还少不了承担着抄表开账、管道养护、供水水箱水池清洗、水质检测的城市水务新工种——“供水服务代表”。作为市民身边的“水管家”哪里有爆管,哪里有漏水,供水服务代表永远冲在第一线,顶着烈日的炙烤,受着高温的折磨,只为保障自来水的源源不断。管道维修任务繁重,他们无怨无悔,竭尽全力守护用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青年报记者 吴恺 图/文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