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8月0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相声在上海有没有市场?

海派特色是扎根上海的立身之本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田耘社的相声里能听出不少上海味道。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本报讯 目前上海最重要的民间相声团体之一田耘社日前和上海文联达成协议,从9月份开始,每个月在文联的上海文艺大厅举行一场相声专场演出。田耘社班主赵松涛在接受青年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民间相声团体最大困境就是展示平台的缺失,虽然演员们一个个身怀绝活,但如果没有地方展示,那么就是对人才的浪费。

要“知识相声”,不要插科打诨

前不久,青年报记者看了一场田耘社的专场演出,一场下来在捧腹之余竟觉得受益匪浅,听相声还能涨知识,这在其他相声团体的演出中是很少见的。有一个相声名为《为您服务》,是赵松涛和搭档高瑞合说的,在其中赵松涛不仅表演了快板,还将快板诞生的来龙去脉交代得清清楚楚,很多知识点是闻所未闻的。在整场演出中,赵松涛还向听众普及了孔子的《论语》,《论语》是如此高大上的儒家经典,却也能说出幽默来,让人在欢笑中对古人的智慧生出了几分崇敬。

现在各种民营相声团体很多,说相声的内容质量却参差不齐。有的相声演员认为相声就是搞笑,就是插科打诨,所说的也甚是无聊,甚至于为了吸引听众,把剧场的大门一关,说一点加了“颜色”的猛料,这种情况也时常有的。但是听田耘社的相声,却如同上了一堂知识课,作为市井艺术的相声竟有一点学术的气息,如沐春风。

赵松涛对青年报记者说,不敢说“知识相声”就是将来的趋势,就他个人的艺术追求来说,是努力的一个方向,因为他自己就是“知识相声”的受益者。“我现在所了解和熟悉的一些人文历史、民风民俗、文字游戏、戏曲曲艺行的趣闻轶事等,都是从相声中获取的。”赵松涛说,应该说“知识相声”一直就是相声的一个传统,前辈艺术家如张寿臣、郭荣启、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等等,他们的作品中有很多这些方面的常识和知识。只是这样的传统,在近年被淡化了,这与相声演员对于生活积累的缺乏有很大关系。而田耘社目前就在努力恢复这样的传统。

扎根上海就要讲上海故事

赵松涛认为田耘社所说的相声大多是演员们自己原创的,这群70后80后年轻人虽然都不是上海人,但他们热爱这座城市,创作了很多体现本土文化的作品。赵松涛骄傲地说,田耘社的原创作品每周演一场,连演3个月可以不重样。

在滑稽界有一种说法叫“滑稽不过长江”,意思是由于语言的限制,滑稽艺术只能在长江以南演,在北方是难以扎根的。相声是北方艺术,虽然相声的语言南方人也能听懂,但是相声中的很多浓郁的北方文化,南方人接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如何让相声在上海扎根,这是上海的很多相声团体都一直在思考的。赵松涛认为,相声是特别适合“讲故事”的语言艺术,这种“讲故事”的特质,使得相声的适应性很强——通过相声的创作和表演技法,能为本土代言,就能达到体现地域文化的目的。“就上海而言,扎根上海的职业相声演员,要从选择上海、了解上海、融入上海,到赞美上海,在作品和表演风格中体现上海城市品质,才是真正为上海代言,讲上海故事,体现上海地域文化。”

应该说,田耘社原创的相声作品都透着一股浓浓的海派气息。但是光有体现上海文化的相声作品还不够,赵松涛认为,要让相声扎根上海,要让民间相声团体生存下去,还需要有展示的平台,将这些作品传播出去,只有具备固定场地,有规律的演出,相声才能真正被当地人所接受。而现在对于民间相声团体来说,一是缺宣传资源,一个就是缺展示平台。大剧场进不去,因为场租太高,只能去一些社区剧场演出,但影响力有限。目前,田耘社入驻上海文艺大厅定期演出,或许这就是这家有14年历史的相声团体扎根上海的真正的开始。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