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8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年底前各高校团组织有望与全市高中团组织实现全对接

推动全市高中“青马工程”送教上门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中学生正在上爱国团课。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团市委提出,“高中实施青马工程衔接培养”是实现政治引领的重要途径。同时,今年年底前,沪上各高校团组织有望与全市的高中团组织实现全对接,并推动高校马院团组织进一步整合资源为为全市高中青马工程“送教上门”。这是青年报记者近日从相关研讨会上获悉的消息。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高中实施青马工程为青年终身发展奠定科学思想基础

今年召开的市团代会提出“两大工程”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了高中大学要加强“思辨教育”。6月底,团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必须坚持政治建团”。7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要在广大青年中加强和改进理论武装工作,引导广大青年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人生追求。”

在此背景下,近日在普陀区召开的“关于高中高校青马工程衔接培养模式”的研讨会以“政治引领”为主题,以期进一步探讨如何在高中阶段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并与高校实现接续培养,进一步推动团组织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做好“推优入党”工作,从源头上提高发展学生党员质量,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此前,团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等已经率先探索“高中作为青马工程培养的延伸阶段”,依托团教协作机制,兼顾普遍教育、骨干培养,形成分层培养、逐层递进路径。在班级团支部政治学习、校级“中学生党章学习小组”的基本面上,各区“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选拔每期学员的规模一般不超过80人,培养周期原则上为高二上学期末至高三上学期末,并规定学时、采用学分。

“高中实施青马工程,就是为青年终身发展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因此,必须做大覆盖面。”团市委挂职副书记戴冰指出,高中应当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起始阶段,在高中大力推进青马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事关长远,意义重大。

在他看来,高中高校青马工程衔接培养,就是在高中、高校间基于党团组织的衔接培养、递进培养,通过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行之有效的方式,牢牢抓住政治引领,不断提高高中、高校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推动高校马院团组织整合资源为高中“送教上门”

“青马工程主要目的是马克思主义青年化。在马克思主义青年化过程中间,有一部分人,也就是我们说的学生骨干,信仰坚定、素质过硬,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或入党对象。”华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邱伟光如是指出。

“从我个人的经验角度出发,学生们的政治理论水平一届比一届薄弱,但是通过网络渠道接收到的政论和社论信息却越来越丰富。要弥合这二者之间的矛盾,让学生坚定信念、淬炼品质,需要青年党校的老师具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功底和高超的教育技巧。这方面恰恰是各高校马院的强项,也是我们中学青年党校迫切需要各大高校给予帮助的地方。”上海市育才中学团委书记丁烨坦率地说。

研讨会上,团区委、高中、高校也就此达成共识,即高中高校青马工程应该更加有效衔接培养。在实施过程中,有赖于多方教育主体共同努力、高度协同,以及基于教育对象的精准分析、对于教育内容的分层分类实施,并且需要高中高校携手打通培养过程的堵点。

根据团市委学校部的设想,上海将建团教协作、高中高校衔接的四方组织体系,即构建在市教卫党委、团市委指导下,以各区团委、教育局党委(教育党工委)为负责主体,各高中团委为实施主体,以各高校为主的多元力量支持的四方共同实施高中生青马工程组织框架。

具体来讲,团市委市、教卫党委负责形成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意见;各区团委、教育局党委负责牵头做好本区培养的整体安排,对学校培养进行指导和认证;各高中团委负责各校培养的具体实施,承担“推优”职能,形成完整的培养记录;各高校负责接收高中培养对象,并实施接续培养。

与此同时,年底前各高校团组织有望与全市高中团组织实现全对接,推动各高校马院团组织进一步整合好资源,为全市高中青马工程“送教上门”。“团组织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学生成长和思想教育的客观规律,通过组织育人、思想育人、实践育人等多种方式,将政治引领贯穿在育人的各项工作中,从制度安排上进一步明确高中是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重要起始阶段,高中团组织要大力推进青马工程建设。”戴冰说道。

青年报记者获悉,为推动高校高度重视高中阶段青马工程的培养对象和成果,本市还将进一步研究高中和高校衔接培养的具体办法,继而形成全市性的指导意见,并积极探索各区、各校的特色衔接做法,共同推动建立以青马工程为主体的一体化组织育人体系。

[链接]

曹杨二中成立“马协”已有34年

团中央在2007年时启动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简称“青马工程”),印发《“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组建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并在全国各省市持续开展,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作为一项全团性的、长久性的事业来做。

在上海,团市委、市教卫工作党委等曾率先探索“高中作为青马工程培养的延伸阶段”,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又提出“高中实施青马工程衔接培养”是实现政治引领的重要途径。在实践中,区、校也涌现出一些创新而有实效的做法。

曹杨二中的“马协”被赞为一面不断指引青年人前进的旗帜。身为地下共产党员的首任校长姚幼钧自建校第一天就立下规矩:曹杨二中培养的学生就应该具有红色基因,就应该姓(信)“马”、姓(信)“社”。“马协”创建于1984年12月26日,至今已有34年的历史。“马协”教育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让学生在理论滋养与实践锻炼中汲取真理力量。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