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8月2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打造一流赛事之都 上海规范办赛主体

记者 蔡创

本报讯 目前上海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平均每年举办的国际、国内赛事在160次左右。然而举办路径不清晰、对办赛主体指导服务不够等因素制约本市体育赛事的发展。昨天下午,市体育局发布《关于本市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体系设置的若干规定(试行)》,这也是近年来市体育局发布的唯一一个全口径解释本市体育赛事相关管理要求的文件。

国务院颁布“46号”文后,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被取消,各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井喷式增长。 但目前国家层面仅有《全国体育竞赛管理办法》一部相关的管理文件,对于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有序治理,缺乏专门的制度规范。该试行规定的出台,是上海体育改革的又一新举措,填补制度空白,实现赛事活动治理方式的创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办赛门槛降低之后,社会和市场的活力被激发,以前全国的马拉松赛事一年只有两三场,现在一年有300多场。但随之衍生出的问题便是举办路径不清晰、对办赛主体指导服务不够。《关于本市体育赛事活动组织体系设置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出台,确定了市体育局和市体育总会在本市各级各类赛事体系中的职责定位,明确了市体育局原则上不参与各类商业性赛事活动的组织工作,进一步加强了在本市举行赛事的名称管理,同时发布了赛事申报要求和责任追究条款。服务对象涵盖了专业体育赛事、青少年体育赛事和群众性体育赛事。

“体育项目讲规则,是其显著的特点,赛事活动也要讲规范。规范的赛事活动对推动全民健身,提升城市知名度,都有着积极正面的效应。”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林说道。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