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09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上海推进社会救助立法

支出型贫困家庭等纳入救助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上海民生领域立法再添新兵。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昨天继续举行,听取了关于《上海市社会救助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的说明等。根据草案,支出型贫困家庭等纳入救助,虚报、隐瞒、吸毒、赌博等拟停止救助。

明确6类社会救助对象

《条例(草案)》明确了6类社会救助对象的救助内容和4类专项救助的对象和内容,进一步优化社会救助办理程序,以及明确相关法律责任等。

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说,本市社会救助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也存在着政策“碎片化”、制度层级偏低等问题,亟须制定一部统一的社会救助地方立法。

此次明确本市社会救助的6类对象,即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特困人员、自然灾害受灾人员和临时救助对象,回应了“救助谁”的问题。

朱勤皓说,与《暂行办法》相比,《条例(草案)》对本市社会救助实践中增加的低收入困难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两类对象一并予以明确,体现了本市社会救助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

明确6类对象的救助内容

《条例(草案)》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以及特困人员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自然灾害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的具体内容和方式作出了明确规定。

朱勤皓说,此次立法明确了6类救助对象的救助内容,解决了“怎么救”的问题。对低保家庭,除按照其在本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差额按月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外,根据家庭需要实施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

对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大重病患者,通过配发实物或者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等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本市实施粮油帮困制度,对低保家庭中学龄前儿童及中小学生、大病重病患者、重残无业人员以及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实物帮困,保障他们基本日常生活所需的油、米、糖。2018年,在低保标准调整中,对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高保障标准到低保的1.3倍。对低收入困难家庭,主要提供专项救助,解决他们在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存在的困难。

对支出型贫困家庭,因医疗、教育费用等必需支出过大,导致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给予基本生活救助;有医疗、住房等特殊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专项救助。

对特困人员,提供基本生活条件和生活照料服务、开展疾病治疗,并办理丧葬事宜,其中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或已满16周岁但仍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保障其接受教育,并继续享有其他救助供养待遇。

给予流浪者临时食宿等救助

本次立法还明确了4类专项救助的对象和内容。医疗救助主要针对低保家庭成员、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成员,救助方式包括资助参保、门急诊救助、住院救助、住院押金减免。另外,对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者无力支付急救费用的急重危伤病患者在紧急救治期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发生的费用给予疾病应急救助。

教育救助主要针对低保家庭成员、低收入困难家庭成员、特困人员以及残疾儿童,根据不同教育阶段需求,采取减免学费(保育教育费)、课本和作业本费、伙食费、住宿费、课外教育活动费等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方式实施,保障教育救助 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

住房救助根据城镇和农村采取不同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主要通过发放廉租 住房租金补贴、配租廉租住房实物房源等方式给予救助;对农村居民,主要是给予相应的危旧房改造资金补助。就业救助主要针对低保家庭、低收入困难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 于失业状态的成员,主要方式是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

对自然灾害救助人员,针对自然灾害发生后和自然灾害危险消除后明确了具体的责任和措施。对临时救助对象,主要是发放救助金,解决临时性的困难。其中符合流浪乞讨条件的,由救助站给予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一旦吸毒赌博等拟停止救助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救助并非一次申请,终身享受,要根据家庭的人口、收入、财产状况进行动态管理。此次明确了政府定期核查的义务和停止社会救助的6种情形,比如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救助资金、物资或者服务的;拒绝配合对其家庭人口、收入、财产、支出等状况进行核查的等。

社会救助主要是保障基本生活,一经发现社会救助对象有吸毒、赌博等违法活动和无法说明正当理由的高消费行为,要依法停止其社会救助。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