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化大餐送到“家门口”

淮音艺术节打造淮剧群英会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第二届上海(浦兴)淮音艺术节日前揭幕。较之首届,此次淮音艺术节进一步扩容。为响应长三角文化一体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了与江浙皖等兄弟省份戏曲院团的交流与融合,艺术节除了淮剧和淮海剧之外,此次又有扬剧、黄梅戏、绍剧、婺剧、丹剧等多个优秀地方剧种加盟展示,从去年的沪苏两地向今年的沪苏浙皖四地文化联动转型,推动淮河流域文化发展。

此次淮音艺术节由上海剧协、浦东新区文广局等单位主办,由浦东新区浦兴路街道办事处、上海淮剧艺术传习所(上海淮剧团)等承办。此次艺术节最大的一个看点就是扩容。“淮音”已经从首届的淮剧和淮海剧延伸到了“淮河流域的声音”。淮河流经江苏安徽等省份,沿岸诞生了大量的地方戏曲,按照这个概念,扬剧、黄梅戏等也都纳入到了这个淮音艺术节。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告诉青年报记者,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戏曲院团过去经常有交流,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种交流变少了。现在借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通过“淮音”这个概念,又将长三角的戏曲院团又凝聚起来,给了大家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参演的院团中,除了有上海淮剧团、江苏省淮海剧团、江苏省淮剧团这样的著名大团之外,还有涟水县淮剧团、建湖县淮剧团这样的县一级地方院团。各团名角在台上比拼,这是近年长三角地区难得一见的戏曲交流场景。

而各大剧种交流,演出又坚持在基层,辐射浦兴路街道40多个居委、6所学校、多所敬老院等,演出场次达15场以上,这种多样化的戏曲演出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居民走进剧场。提升浦东社区居民文化素养及文化鉴赏力,起到艺术普惠的功效,进一步扩大中华民族传统戏曲在上海的传播力及影响力。

而青年演员的培养是本届淮音艺术节的又一大亮点。昨天艺术节举行了“沪苏文化联动——淮剧青年演员群英会”演出,来自江苏和上海的青年戏曲演员纷纷登台评比,表演质量很高。这几年青年戏曲演员培养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无论以什么的方式培养,最关键的还是要给他们更多的登台机会。

扬州市扬州研究所的20岁青年武生演员游佳琦对青年报记者说,淮音艺术节给了他登台的机会,也让他开阔了视野,“过去我一直觉得自己的功夫十分厉害,但是这次一来上海却发现比我厉害的青年演员太多了,我要多和他们交流。”上海淮剧团的青年小生王俊杰这次和顾芯瑜等演《断桥》,他告诉青年报记者,近年在院团的支持下,像他们这样的青年演员登台的机会越来越多,而且很多是演主角,这对他们的锻炼很大。但是这次这种跨剧种、跨行当的交流还是让他有不少收获,比如他看到武生演员演得那么精彩,他就在想如何将武戏也融入到自己的文戏中。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