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进博会志愿者系列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进博会大学生地铁志愿者服务训练营启动 300余名志愿者行动起来

分批前往重点车站提供双语服务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大学生地铁志愿服务训练营。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摄

为更好服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做好地铁志愿服务工作,展示上海大学生地铁志愿者的精神风貌,提供双语引导问询等服务,昨天,由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申通地铁集团、上海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举办的“助力进博会 时刻在行动”——2018年上海大学生地铁志愿者服务训练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启动。

据介绍,自本次进博会地铁志愿者招募活动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铁志愿联盟高校的积极响应,大学生志愿者踊跃报名,志愿者队伍迅速集结完毕。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自11月3日至11月11日,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健康医学院、同济大学等高校的300余名志愿者,将分批前往徐泾东站、诸光路站、虹桥火车站站、人民广场站、南京东路站等11个重点大客流车站上岗服务。

这支队伍将为确保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上海地铁运营安全有序进一步贡献力量。届时,他们将放弃休息时间,在近200个超高流量志愿服务岗位上提供双语、引导、问询等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参与到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维护好进博会期间地铁站点的正常秩序。

在昨天的启动仪式上,本次进博会上海大学生地铁志愿服务口号揭晓——“助力进博会、时刻在行动”。这一响亮的口号在现场引起共鸣,各高校志愿者们一起挥旗并呼应口号,立誓做好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现场气氛振奋人心。

做好进博会期间地铁志愿服务,还需进行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培训“加持”。作为“上海大学生地铁志愿服务联盟”秘书处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为本次训练营做好服务保障联络工作,为各高校志愿者搭建多交流、多沟通的平台,共同汇聚起助力进博会的强大力量。

现场,来自7所高校的240位大学生地铁志愿者先期参加训练营。本次训练营的培训内容涉及进博会相关知识普及、意义阐释以及亮点解读、志愿服务礼仪培训、地铁服务规范培训、大客流情况下应急技巧培训、大学生地铁志愿者双语培训等。

青年报记者从训练营上获悉,2017年以来,上海地铁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近30万小时,参与的志愿服务人次约12万,成为上海城市文明的一张闪亮名片。昨天,“2017-2018年度上海大学生地铁志愿者服务达人”名单同步揭晓。

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建桥学院等高校的11名志愿服务达人受到表彰。

地铁志愿服者服务达人秦嘉杰:

从课程作业到真心爱上

在地铁线上提供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达人、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大四学生秦嘉杰回忆,3年前,他上了一门“城市轨道交通认知实习”的课程。这门课有一项作业,需要学生们在一学年的时间里担任地铁志愿者满40个小时。坦率地说,那时的秦嘉杰还不太明白“城市轨道交通认知实习”和担任地铁志愿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秦嘉杰担任地铁志愿者的第一站就是周五下午的2号线南京东路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种问讯扑面而来。秦嘉杰直言,身体有点儿累,但在回家的路上脑子里却止不住地会浮现做志愿者时的画面,乘客求助时或焦急或无助的神情到得到帮助后开怀舒心的表情,让他真切收获了“一种叫做被需要的满足”。

“地铁站就是我们专业的第二课堂,我也逐渐明白了学院让我们担任地铁志愿者的意图,在那里我们收获的不只有是学分,还能直观地学习到关于车站的知识,学习并且践行志愿者精神。”秦嘉杰说道。

从2015年到2018年,秦嘉杰目睹16号线的开通、11号线迪士尼段还有9号线三期不断延伸且变得更好,自己的志愿服务再没中断。如今的地铁不仅缩短郊区与市中区的距离,它还将来自全球各地的人们带到国家会展中心,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我和地铁的关系变得像朋友一样,我总想多了解它一些。在浏览微博的时候看到与地铁相关的咨询我总会多看一眼;在外出旅游时能搭地铁去的地方我绝对不坐公交,因为我想多了解了解各地方的地铁。”秦嘉杰说,今年,他成为了一名中共党员,而自己的地铁志愿者服务也还在继续。他也将在进博会期间,在地铁站里继续发光。

地铁志愿服者服务达人何佳明:

“奉献与快乐同在,你我与文明同行”

是口号更是初心与使命

何佳明就读于上海建桥学院。在第一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之际,全市上下各项准备工作都已进入最后到冲刺阶段,这不由让他回想起8年前浦江两岸举办的世博盛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一年,我还是一个初一年级的孩子,不过也正是那年的上海世博会,让我与志愿服务结下了不解的缘分。”何佳明记得,在世博会之前,自己对“志愿者”的含义还一知半解,但当他走进世博园区,那些遍布在园区各个角落的“小白菜”志愿者们就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

“那时,我觉得他们似乎真的是无所不能,而且都十分敬业、友善、专业,让我真的非常想加入他们。”世博会结束后,何佳明便通过各种渠道试图报名参加各种志愿者活动。2011年11月27日,他通过上海地铁官网顺利报名参加了陕西南路站的志愿者活动,而此后参与志愿服务的范围和项目也随着上海地铁的发展不断拓展。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故障,“这时候,需要志愿者第一时间做好解释与客流疏导,帮助车站尽快恢复正常的运行秩序。平时的双休日、节假日、春运、暑运、大型展会则更是我们的主战场。保障上海城市出行,展示上海城市风貌,全力打响上海服务品牌,是我们每位上海地铁志愿者的责任。”何佳明如是说。

事实上,近年来,上海地铁大力推进“补短板”升级改造,在提升硬件设施、服务能级上下功夫,何佳明也常常参与其中,为新线开通、车站改造建言献策。

“进博会召开在即,那一句‘奉献与快乐同在,你我与文明同行’,既是上海地铁志愿者的口号,更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何佳明坚定地说。

[链接]

大学和地铁共建的“大学生自管线”10岁了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作已成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手段。今年,正值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校40周年,同时,也是校企合作共建“大学生自管线”十周年。为进一步总结育人成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学院近日在上海松江大学城地铁站—大学生自管线的起源地,举办庆祝上海工程技术大学40华诞暨“校企共建‘大学生自管线’十年成果展示活动”。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作为一所具有典型的“校企合作”办学特色的院校,在充分挖掘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条依托地铁九号线为平台的全国首条“大学生自管线”。这是全国首个真实环境下集大学生工程应用、创新、综合能力及素养培养为一体的育人平台。

该平台自2009年至今已历经10年的建设历程。如今,“大学生自管线”已由点到线,形成了一条特色人才培养链,成为了集党建育人、思政育人、文化育人、工程育人“四位一体”的示范性校企合作育人平台。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