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冲上云霄 青年主力快速成长“一年十发”不是梦

青年报记者 郭颖

10月25日一早,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冲上云霄,将海洋二号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8次飞行,也是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第100次发射。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149厂运载火箭总装团队以党员为核心、青年为主体的航天运输系统主力军快速成长,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完成了从“十年一发”到“一年十发”的高密度发射转型。

■08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10月25日一早,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冲上云霄,将海洋二号B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8次飞行,也是上海航天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第100次发射。

如今拥有42名党员的149厂运载火箭总装团队,为了保障试验任务顺利完成,逐步开展“党员亮身份”“党员责任突击队”等活动,涌现了“双首飞”队长黄诚、新时代“航天英雄”瞿德超等优秀党员。

深夜检查只为能听到针落地的声音

1969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上海下达了人造卫星及其配套运载火箭研制试验任务。12月8日,上海召开了誓师大会。大会上,将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和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的研制任务列为1970年上海市第一号工程任务,代号“701工程”。

701工程之所以选择在上海,那是因为上海有着优良的原材料、元器件和工艺条件,有着可以借鉴的战术型号研制成果。更关键的是,上海人肯吃苦,有着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卓越的精神。

一切从无到有,经过9个月的设计、生产准备和试制,第一发“风暴一号”样机总装出厂。1972年8月10日,“风暴一号”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

1977年9月19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工交组下发了决定新中华机器厂(149厂前身)划归机电二局的通知。1978年底上海新江机器厂13名同志开始筹建运载火箭总装厂房的工作。98名科技人员、工人、管理干部和701工程人员一并划归新中华机器厂,并搬迁到闵行。

至此,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上海航天运载火箭总装团队登上了历史舞台。总装团队从第一根管路协调到全箭总装完已是半年有余。在最后的交付测试之前,他们要对全箭进行一次多余物滚动检查。在简陋的厂房里,为了能够听到如同针掉落到地上的声音,他们选择了在深夜里进行最后的检查。午夜,运载火箭总装团队在箭体前站成一排,如同镇守边防的战士们。伴随着齿轮的运转,箭体开始缓慢滚动,“俯首帖耳”的总装团队用心去聆听这个世界上最“轻”的声音。

首飞党员责任团队成“抢险队”核心人员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甲运载火箭,1992年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2006年4月27日长征四号丙,一次次的首飞成功的背后有着奉献于第一代运载火箭总装现场的航天人。完成全部首飞任务的他们也已逾知命之年,“80后”“90后”的注入让整个团队有了新的活力,伴随着高密度的发射任务,总装团队围绕重点项目打造党员责任团队。

2015年9月20日,长征六号首飞箭按预定窗口发射升空,将20颗微小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拉开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投入使用的序幕。在整个发射过程中,出征前成立的“首飞党员责任团队”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抢险队”的核心人员。

9月19日临发射前30分钟,在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突然显示动力系统抽真空管路压力出现异常。作为最后撤离的“抢险队”——149厂总装团队立刻进入了抢险状态。队长黄诚作为党员,第一时间投入了排查工作。通过仔细排查,在发现异常后的20分钟内顺利完成了排故,但考虑到发射的可靠性,发射日期依旧推迟了一天。9月的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寒风刺骨,在高达32米的升高设备上开始了发射前状态恢复,再一次检查每一个环节。在发射的那一刻,当星箭成功分离时,每一位在场的航天人一时难掩自己激动的心情,落下了男儿泪。

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149厂培养了一支政治立场坚定、实战经验足、创新能力强、技艺精湛的队伍,以党员为核心、青年为主体的航天运输系统主力军快速成长,团队始终保持着“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完成了从“十年一发”到“一年十发”的高密度发射转型。先后成功完成了“量子号”“墨子号”“探月中继星”的发射任务,涌现出一批“忠诚、传承、担当、创新、奉献”的优秀航天人,推动了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高速发展,为实现“航天梦”“中国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