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农村史诗大剧《黄土高天》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

聚焦“三农” 展现农村改革巨变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作为入选国家广电总局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首批推荐剧目的农村史诗大剧,“三农”主题史诗大剧《黄土高天》(原《一号文件》),今天将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档。该剧系统描述了农村改革开放后的时代变迁,围绕“活下去,富起来,新农民”的农村思想发展变化、全面展现在中央“一号文件”带领下,三代农民以经历者、践行者、见证者的身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变革中,为追求美好生活而艰苦奋斗的故事。该剧深刻反映了政策精神推动中国农村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历史沿革,高度契合十九大关于三农问题的精神要旨。

据了解,《黄土高天》根据著名作家莫伸创作的报告文学《一号文件》改编,主创团队历经三年打磨才同观众见面。据该剧主创介绍,为呈现该剧宏大主题与四十年的年代跨度,《黄土高天》在陕西与安徽两省取景,辗转陕西麟游、旬邑、杨凌、彬县、铜川、壶口、泾阳、西安市区、周至、临潼、鄠邑、安徽小岗村、查济村等十三地取景拍摄。

《黄土高天》主题沉着厚重,思想性扎实。通过聚焦“三农”主题,截取农村发展进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场景和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深刻反映了中国农村的空前变化,生动展现了新一代农民为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而努力奋斗的进取精神。该剧紧紧围绕中共中央每年下发的第一号文件来讲故事。在改革开放的四十年里,共有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破”与“立”构成国家对解决农村问题的探索征程。过程中,国家既肯定基层探索,也将其与顶层设计结合,力争为农民带去更多权利,给予农村更多支持,为农业带去更多反哺。

在剧情方面,该剧从最初的“大包干”到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展现了政策惠民与农民收入的大跨步飞跃,更彰显了农业科技的发展成就,农民们由开始的“手播牛耕”,到后来应用机械化大生产,三代农人几十年来对土地“始终如一”的情感却是从未改变的。

当然,《黄土高天》讲故事也不忘传播传统文化。在剧中,我们既能看到代表豪放西北风的秦腔、腰鼓、黄土坡、羊汤与泡馍,也能看到代表细腻徽文化的黄梅戏、凤阳曲。对比与反差,构成了本剧独特的文化内涵。

作为艺术作品核心精神的载体——人物,《黄土高天》在塑造上追求“厚度”,选择了三代农民和农村干部为代表,通过细腻统一的人物主线发展,完整呈现每一代农民的不同精神境界。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该剧中的众多演员如马少骅、董勇、王海燕、罗忆楠、封柏,之前的作品均以年代剧为主,并未饰演过地地道道的农民形象,但为诠释好《黄土高天》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主人公们,几位演员很早就下到田间体验生活,几乎不露个人痕迹地为观众呈现了质感真实、表演逼真、对白亲切的观剧体验。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