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01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秦豫情》来沪角逐白玉兰奖

青年报记者 郦亮

    《秦豫情》融合了西方戏剧、话剧、秦腔等舞台呈现方式。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原创豫剧现代戏《秦豫情》10月30日、31日两天在上海大宁剧院演出,其对人性的深刻刻画,以及丰富的舞台表现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据悉,《秦豫情》此次来上海,也是参加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角逐。

《秦豫情》由陕西省文化厅出品,西安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西安演艺集团旗下西安市豫剧团历时三年打造。推出至今,《秦豫情》已三次荣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至此,该剧也成西北五省区唯一国家艺术基金大满贯作品,同时,该剧还入围2018年全国优秀现实题材舞台艺术作品。而在不断地排演之中,《秦豫情》也日臻完善,成为难得的当代戏曲经典。

《秦豫情》讲述的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灾,300万河南人西出潼关大迁徙,一担两筐逃荒来陕,艰苦创业,最终落地生根的故事。这样一部具有严肃深刻主题的现代戏,如何吸引今天的观众,西安市豫剧团作了很多尝试。在舞台呈现方面,打破了地方戏原有的地域性及程式化,并融合了西方戏剧、话剧、秦腔等舞台呈现方式。用现代人的审美角度,让观众感受现代戏曲独特魅力的同时,又展现了“生命”的潜能、“人性”的伟大以及“希望”的力量。在剧情处理上,《秦豫情》摒弃“戏说”,直面那段残存在民族深处的记忆,甚至不惜“揭伤疤”“触痛处”,力图给年轻观众展现一段舞台上的历史真实。《秦豫情》对复杂的人性的深刻描画,也让整部戏跌宕起伏,充满魅力。

“通过对在那个极端岁月中的这些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生离死别、悲欢离合的直观展现,使观众体会到‘爱’的伟大,‘希望’的力量,‘生命’的潜能,‘人’的高贵。”该剧总导演李利宏说。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崔伟则表示,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暖的大戏。”

《秦豫情》特邀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李利宏担任总导演,编剧由河南省编剧杨林与陕西省编剧雷琳静、甄业共同担纲。第24届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徐俊霞领衔主演。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