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教育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0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建校40周年系列活动

校企合作十六周年筑职教新高地

青年报 高彩云

10月29日,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与科思创战略合作16周年活动在上海石化工业学校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以“青春不散思创未来”为主题的开幕典礼正式拉开序幕,回顾了双方的合作历程,石化工业学校与科思创合作至今,合作模式在职教领域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校长高炬表示,学校将以十六周年为新起点,谋划更高质量发展,构建工匠精神的摇篮,打造职业教育高地。

青年报 高彩云

回顾过去 校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回顾双方的合作历程,2002年,石化工业学校与拜耳材料科技也就是今日的科思创签署合作协议,双方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共组企业冠名班,共育师资团队,共办技能大赛等合作方式,切实服务“上海一体化基地”建设。学校与科思创公司的成功合作,在上海乃至全国职教领域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校长高炬认为,学校与科思创的合作共赢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真正适应企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职业教育的期盼,将创建职业教育的“金字招牌”。

与科思创公司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后,此后又与赢创、巴斯夫、上海赛科等多家企业签署合作办学协议,开展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合作中,学校不断增强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先后为上海化工区各类企业输送了3000多名毕业生。

金山区教育局局长顾宏伟充分肯定了学校与科思创开展的校企合作,指出校企合作对于推动金山区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希望双方合作越来越深入持久,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石化工业学校与科思创合作16年来,共组建10个冠名班级,举办9届职业技能竞赛,学校为企业培养了45%的一线操作员工,走出了一条学校、企业、学生等多方共赢发展之路。在冠名班学生的培养上,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选编教材,共同实施教育教学计划,共同培养师资,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开幕典礼结束后,举行了以“思创未来”为主题的职业座谈会。来自科思创公司不同部门的4位优秀员工与学校2个科思创班级的学生分享了他们的职业成长经历与感悟,介绍了企业文化,鼓励同学们坚持为成为优秀的科思创人而努力。来自科思创公司的90名员工借此活动机会,重返母校,与老师欢聚一堂,共话师生情谊,共话校企发展。

引进与创新 推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面临国际化的趋势,应当进一步依托并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国际化建设,走国际化办学之路。

为深入推动专业建设的国际化水平,切实落实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早前,学校与德国工商大会大中华区(AHK)合作,商讨以全面引进AHK国际证书为契机,创新开展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在学校的本土化新路径。学校与AHK上海办事处探索落实“现代学徒制”新策略,双方深度交流合作内容与方式,

学校大力推动指导化学工艺专业AHK本土化项目工作,并为此专门聘请一名外籍专家Carolin Studte博士,在化工科上下的全力付出下,学校化学工艺专业AHK本土化项目已制定好详细地教学计划,形成系统的AHK(中国)化学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中德双方友好协商,在2018年伊始举办“AHK中德化工职业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同时揭牌的还有AHK(中国)化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宣布德国AHK国际职业资格项目的正式启动实施,标志着学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又迈向了更高的台阶。

在AHK中德化工职业培训基地,学生经过职业院校的学历教育和企业的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职业院校和AHK(中国)化工考试委员会组织的双重考试,即可获得由国家认可的相应学历证书和AHK(上海)颁发的德国职业资格证书,使之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技术人才。

基地通过系统引入具有国际一流的德国化工类专业双元培养模式,建立AHK化工操作员本土化标准。这不仅是上海石化工业学校自身实施AHK化工操作员本土化标准的基地,也是中德双方推广AHK化工操作员本土化标准的天空。在职前教育中,基地将发挥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助力全国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在课程开发、资源拓展、师资培训等相关工作的推进,实现人才双元培养模式的本土化落地实施。在职后教育中,将着力面向化工类企业员工和社会人员的在职培训,借助AHK职业资格体系,切实提升员工专业技能与素养。

展望未来 用青春诠释工匠精神

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工匠精神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形态,是一种职业态度和精神理念,需要在长期的价值激励中逐渐形成,需要源头的培育,而这种源头培育对石化工业学校来说责无旁贷。

近年来,石化工业学校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金山区建设“创业金山、宜居金山、和谐金山”的战略机遇,围绕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载区、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区和成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的“两区一堡”战略,坚持“体制创新,开放办学”,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创立了“政、行、企、校”四位一体的办学新格局,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跨越式建设和发展,使学校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专业建设、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上海特别是金山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构建工匠精神的摇篮、职业教育的高地、上海乃至全国化工职业教育的“桥头堡”。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学校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专业教学教育中,真正使教学过程具有价值性、人文性和思想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传递给学生,同时,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奋斗平台。乘着时代的东风,奋斗实干,青年人积极投身到中国制造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实现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对接,在教学中培育工匠精神、锤炼技术技能用丰富的教学实训磨炼意志,让学生在实训中直接了解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感知工匠精神的价值和内涵。用生动的思政课堂启发思想。突出中职学生认知行为特点,优化思政课堂内容,在课程教学中注意诠释传播工匠精神。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对于石化工业学校而言,推进专业国际化建设,推动国际化办学,他们一直探索,一直在前进的路上。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