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脸谱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2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剪刀让石库门走向世界 两代人接力传播海派文化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在前不久圆满闭幕的进博会上,李守白和他的“90后”女儿李诗忆的老上海剪纸大受欢迎。    

    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你剪的进宝真好看,能给我一张吗?”在前不久举行的进博会上,一对父女出现在新闻中心的非遗展示区,为中外记者表演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年长者是“石库门先生”李守白,旁边的一位“90后”则是他的女儿李诗忆。短短两天的时间,数百张剪纸被一抢而空。

从籍籍无名的海外画师,到专注于石库门和旗袍绘画的“60后”海派画家;从法律系学生到女承父业,用“90后”思维推广海派文化的“剪纸小姐姐”。这对父女接力演绎两代人心目中的海派文化。

青年报首席记者 范彦萍

“传统要保持基因,增加创新。我们教小朋友剪纸,让他们放飞自我,发挥想象力,剪完了可以贴在白色T恤、书包上,剪纸的功能性一下就出来了。”

第一次见到李诗忆是在进博会新闻中心,一位外籍记者正在采访李诗忆,她一边剪“进宝”一边侃侃而谈自己的剪纸经历:“剪纸是我们家的传统,我6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学习剪纸了。刚来的时候,我们也在琢磨到底剪什么好,入场后发现此次进博会的吉祥物是一个名为‘进宝’的熊猫,场馆是四叶草,于是,灵感来了。”

这位“剪纸小姐姐”曾在2012年韩国丽水世博会、2017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世博会期间受邀表演剪纸艺术,而一旁的父亲李守白是海派剪纸上海市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月4日和5日,短短2天,父女俩送出了200多张剪纸。李守白笑说,“老外觉得这很神奇,一把普通剪刀,一张普通的纸,就能剪出各种花样。有一位外国记者看了半天,研究剪刀上是否有机关。”

“如果仅仅是为数很少的剪纸艺术家几个人剪来剪去,剪不出一片天。剪纸艺术推广需要跨界思维。”李守白娓娓道来一些成功的剪纸艺术的运用,比如他为一个知名商家的旗舰店里做了一整墙的剪纸板雕,讲述海上风情。

在李守白看来,剪纸被誉为“东方的素描”。因为出生在艺术世家,李守白的女儿李诗忆从小就跟着父亲和爷爷学习剪纸、绘画等艺术,她戏称自己是“没有童年的小囡”,每个周末的排得满满的。同龄人乐此不疲的戒指糖、宠物机等游戏她都没听说过。

李诗忆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也是从6岁开始和爷爷学画画和剪纸。10岁时候开始在报刊上发表作品。“爷爷一心想把我父亲培养成艺术人才,要求他每天要画一幅画。隔代教育没那么严格,我热衷于剪纸纯属兴趣爱好。现在年轻人喜欢剪纸艺术的很少,能坚持下去的更是少之又少。我之所以能学习下去是因为受家族基因的影响。”

约莫5年前,父女俩开设了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为中外客人传授中国传统艺术,体验上海传统文化。有一次,李守白为一批诺丁汉大学的教授上了一堂剪纸课。课程结束后,他给教授们一个下马威,“你们都是有身份的人。我相信你们能剪出自己的作品。”不到20分钟的时间,教授们的作品出炉了。有人剪了一个巨无霸蝴蝶,李守白调侃说,“这是吃汉堡长大的蝴蝶吧。”

“传统要保持基因,增加创新。我们教小朋友剪纸,让他们放飞自我,发挥想象力。剪纸和即贴纸结合,剪完了可以贴在白色T恤、书包上,剪纸的功能性一下就出来了。”李守白说。

“对于老外来说,他们更想体验传统的上海人的生活,在上海的石库门里,品尝本帮菜、学包馄饨,而非一些国际化的标准性的东西。海派文化要做好肯定是中国特色的。”

除了剪纸外,李守白还有一个名号是“石库门先生”,女儿李诗忆回忆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父亲就远赴新加坡、日本做专职画师,为客人度身定制绘画内容,一度很迷茫自己的定位。1995年,母亲带着她去新加坡探亲,途中遇到和平饭店爵士乐团的老先生,聊起了上海的故事和文化。母亲受此启发向父亲建议,何不多画上海的故事。

一旁的李守白补充介绍说,在国外时他是签约画家,客人需要什么画什么。经过妻子的启发,小时候的生活场景就像放电影一样浮现在眼前。“以前我住在卢湾区街面房,喜欢在阳台上拿速写本,画下面的人物。我画的石库门房子外国人觉得很新奇。这激励我开始将石库门作为上海人生活场景研究课题,画出中国风,上海情。”

听从妻子的建议,2002年左右李守白回国后与妻子共同创业,主攻上海的石库门和穿旗袍的女郎绘画题材。约莫2006年,他开始有了一个称号“Mr石库门”。

2009年,李守白迁往田子坊,艺术中心里展示了他的画作和女儿设计的文创产品。他的意图是办一个“天天开的艺博会”,和中外游客交流中国文化。有一次,李守白接待了一位外籍太太,她一个人在那里逛,感觉有些闷闷不乐。和对方聊天后,李守白得知,这位太太来自法国,做高管的先生特意在香格里拉大酒店请她吃了顿生日晚宴,但她却觉得无聊透顶,坐了10多个小时的飞机专程来上海,品尝到的大餐的和法国是一样的,毫无特色。

但在这个充满了浓浓上海风情的弹丸空间,她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她在这里待了三个小时,不愿离开,她对一幅弄堂画感到好奇,石库门弄堂的左面是一个老虎灶,右面是一个烟杂店,店里的货物琳琅满目,有蛤蜊油、扇牌肥皂、花露水等。我为她讲述画背后的故事,她听得津津有味,说如果自己生日,能在这个房子住一晚,会觉得非常有意义。”

“我们现在的很多东西,把上海独有的快生慢活丢掉了。对于老外来说,他们更想体验传统的上海人的生活,在上海的石库门里,品尝本帮菜、学包馄饨,而非一些国际化的标准性的东西。海派文化要做好肯定是中国特色的。”李守白说。

还有一次,美国中学家委会的负责人在网上找到他,希望开展一个50多位美国家长学中国文化的活动。李守白为他们精心安排了书写自己中文名的环节,还在他们的名字旁配上水墨画,完毕后将这些名字裱好,装好画轴,方便他们挂在家中。

“作为‘60后’,我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现在的年轻人喜欢新事物。如果说我们这代人喝的是牛奶的话,他们喝的是奶茶。摩擦也好,冲撞也好,都能产生新的思路。”

颇为父亲感到骄傲的李诗忆如今是父亲的接班人。但她并非艺术科班生,她曾在上海政法学院学了四年法律,2014年才赴英国大学学习艺术管理。李诗忆的名字取意自诗情画意。从小喜欢诗词的她会为父亲的画配上诗文,也会成为父亲画展的小主持人。

作为海派文化的传承者,她对海派文化有自己独到的理解:上海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城市,它是创新和历史底蕴结合的产物,有的是包容的文化。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别人的特色。海派这两个字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些年来,国际友人非常渴望了解上海,所以传播海派文化任道重远。

从英国留学归来后,李诗忆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来传播海派文化,她开发了更加适合年轻人的海派文创品牌,比如给不同年代的上海人贴上标签,开发上海特色的胶带、手账本,主攻上海话、上海小吃、上海街道系列。

和父亲的思路一致,这些年,李诗忆深深地感到海派文化要推广绝不能固步自封。“比如我们会和上海老品牌手表进行跨界合作,推出全球限量88对手表。他们出技术,我们出IP,上海手表曾是鼎鼎有名的‘三转一响’的代表,两种品牌的联合,能起到放大效应。再比如我们在老酒品牌的酒瓶上推出六种不同的画面,尽述老上海人情结,分别是讨娘子(娶妻)、蟹红了(吃螃蟹)、绣花头(绣花)、翻行头(换新衣服)、着棋子(下棋)、寻搭子(搓麻将找玩伴)。”

“约莫从2013年开始,我们开设了海派手工技艺传习所,和上海工艺美院、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合作,在渔阳里、兴业中学、西南位育中学、林曦明剪纸艺术馆授课,开设了剪纸、面塑、衍纸、皮具雕刻、女工拓印、墨锭描金等在内的20多种非遗技艺课程。”李诗忆说。

谈及和女儿接力传承海派文化的经历,李守白说,既有合作,又有冲突。“作为‘60后’,我有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现在的年轻人比较放得开,喜欢新事物。如果说我们这代人喝的是牛奶的话,他们喝的是水里加牛奶的奶茶。牛奶里掺水是作假,水里掺牛奶是新品。摩擦也好,冲撞也好,都能产生新的思路。”

征集小人物

如果你的身边有绝不渺小的小人物,如果你有不凡的凡人故事想与大家分享,请与本版联系:qnbxiaorenwu@sohu.com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