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1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海“十三五”规划“期中考”成绩单出炉

3项超出预期,20项符合预期,2项有难度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还记得两年前发布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吗?如今,进程过半,实施进展情况怎样?今年4月以来,市政府组织全市上下开展规划的中期评估工作。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成绩单现已正式出炉。昨天举行的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民政府关于《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

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马春雷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情况:《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指标和主要任务进展顺利,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市民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获得新的提升,城市吸引力、创造力、竞争力更趋增强,为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形成科创中心基本框架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介绍,本市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指标共有25项,其中进展情况超出预期的有3项,符合预期预计期末可实现的有20项,低于预期预计期末实现有很大难度的有2项。

期间,反映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不断跃升。两年多来,在全市人口和建设用地总量基本稳定的同时,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稳定在6.5%的预期目标之上。2017年GDP首次迈上3万亿元关口,在全球城市GDP排行榜中位列第7位,人均 GDP达12.7万元,比“十二五”期末提高19.5%约合1.9万美元,达到上中等发达国家(经济体)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年均增长9.7%。

反映经济结构效益的指标更加提质。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持续巩固,服务业占 GDP的比重保持在70%左右,制造业扭转下行出现回暖,占 GDP的比重保持在25%左右,战略性新兴 产业增加值比“十二五”期末增长14.1%。城市创新能力提升明显,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GDP比例由“十二五”期末的 3.7%上升到3.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由28.9件上升到 44.5件,两项指标均超出预期。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8.8万元/人上升到22.4万元/人。

反映城市功能水平的指标稳步提高。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口岸贸易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居全球城市首位,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保持在30%左右。上海金融市场直接融资额占全国的比重保持在85%。近两年半累计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107家,已超过预期目标的一半。

反映市民生活品质的指标持续改善。近两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7%,接近6万元,居全国首位。年均新增就业岗位接近60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稳定在4%左右。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由“十二五”期末的34.3%上升到35.9%。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由82.8岁上升到83.4岁,保持世界先进水平。近两年半,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面积累计完成125.6万平方米。单位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进一步明显下降。

反映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成效明显。近两年全市单位生 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8.8%,主要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39 微克/立方米,比 “十二五”期末大幅减少 26.4%,已超出预期。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1平方米,比“十二五”期末提高0.5平方米。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4.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持续保持在100%。

马春雷表示,两项指标的进展低于预期的分别是“能源消费总量”和“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全国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对此,本市将积极争取国家调整相关能耗考核口径,也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持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近两年受全国金融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影响,特别是占企业直接融资额比重达八成以上的债券市场融资波动很大,预计该指标到2020年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人民银行在最新规划里已去除该项指标。本市将继续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更好地发挥好对实体经济融资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