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文体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梳理浦东文脉 打造文化新地标

“傅雷故居”正式启动修缮工程

青年报记者 陈宏

众所周知,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先生,出生在浦东航头镇。近日,航头镇党委、政府和傅雷文化研究专家、工程专家一起,启动了航头镇王楼村西傅家宅的“傅雷故居”修缮工程,以此梳理当地的文化脉络。在修缮与复原的过程中以恢复故居往日的风貌彰显世人。

青年报记者 陈宏

1908年4月7日,傅雷先生诞生于“渔潭乡西傅家宅”的东房。“傅雷故居”为傅雷祖辈于明代始建,清末重建,传至傅雷已第18代。

宅邸占地约1500平方米,较完整地保留了晚清时期建筑风貌。现存大木构架制作规整,用材规范,举折平缓。尤其是前厅开间和院落的布置,在现存同期建筑中较为罕见,是研究当地晚清时期地方民居建造技术和手法的重要实物例证。尚存的房屋依然保存着浦东地区传统的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现已列为浦东新区文物点。

“傅雷故居”建筑年代长久,经村民长期居住或空置或出租,现有建筑毁损特别严重。建筑现已拆除19间,尚存15间,建筑面积432.6平方米。现存的房屋依然保存着浦东地区传统的歇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风格。故居主体建筑及院落毁损严重,现仅留存正房及部分厢房。西附属建筑也仅存主体和部分院落,南北两耳房均已缺失;东部附属建筑风貌较为完整,但建筑本身破败较为严重,为傅雷家族族人所居。东西附属建筑风格与主体建筑遥相呼应、互相印证,较为完整的体现了傅雷故居的历史变迁与风土格局。

上海交大建筑规划设计单位经过对故居的实地勘察,以及对建筑形式、空间、布局详细分析后认为,整体的院落及建筑仍然保留了浦东民居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同时院落和建筑又具有它本身与众不同的特色,可以确定的是傅雷先生的先祖在建造这些房屋时付出了心血凝聚了智慧。在修缮与复原的过程中以恢复故居往日的风貌彰显世人。

据介绍,已经敲定的“傅雷故居”修缮内容包括:修复现留存的“傅雷故居”主体建筑以及西附属建筑;修复故居东部留存较为完整的民居作为故居范围一起保护;复原已经损毁的本体建筑与附属建筑;恢复院落及围墙的原有空间格局;新建与“傅雷故居”风貌相一致的民居建筑,作为今后管理与再开发利用的附属用房;整体环境的规划与整治,包含两座历史风貌石桥(待议)的恢复、道路停车场及环境的优化、配套设施、电力消防设备、给排水设施等一系列与之相应的改造与整治。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