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上海理工大学选拔“学生讲师”教思政课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当未来光学、大气防治、医疗器械、基础数学这些学科专业内容走进思政课堂,当思政课的主体从专业教师变为身边同学,“专业中的思政”和“课程中的思政”相结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上理工“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们给出了精彩回答。

前天上午,上海理工大学“新时代·中国说”首届大学生讲师选拔赛决赛在学校大礼堂举行。来自学校15个学院的18支团队通过竞讲选拔,从而角逐上理工大学生讲师的席位。

据了解,让大学生给大学生讲思政课,是上理工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举措之一,全体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可自愿组团参赛,立足自身专业背景,讲述所学专业所在领域的发展动向和自身专业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所能带来的贡献。

“如何去除温室气体?如何改变能源体系?如何对未来存在的资源与经济体系进行预测,以及对未知的污染进行预防?作为一名环境人,我们要了解环境污染的成因,要依托专业对环境污染进行修复。”现场,来自上理工环境与建筑学院的陈吉悦正在讲述自己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

在大学生讲师选拔赛的讲台上,选手们有的从专业价值出发,挖掘出专业的美;有的从专业发展出发,绘制出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演变历程;有的则从专业贡献出发,展现出专业给这个时代带来的伟大成就。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常务副院长张学典表示:“‘新时代·中国说’首届大学生讲师选拔赛既能让学生参与进来,真正发自内心地热爱祖国、热爱专业并主动传播,也能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积极性,建设良好学风,同时搭建平台,增强学生综合素养。”

在比赛的准备阶段,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共同对学生团队进行指导和辅导。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团队指导的思政教师王素雷谈到,“这不仅是思政教育的一次重要创新,也是‘三全育人’的有效探索,为思政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实现全员育人搭建了优质平台。”

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学生思路不清晰,老师给予专业指导;表现形式不丰富,找老师共同商议。一遍遍构思主题、一次次解读专业、一场场地去传播新时代专业未来的使命与贡献。理学院“数字背后的‘制绘中国’”学生团队回忆到:“在与指导老师探讨中,我们把写好的稿子改得‘面目全非’,从收集、构思,到试讲、配合,能够感受到专业里的价值与意义,体悟作为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

据了解,“新时代·中国说”首届大学生讲师选拔赛自12月5日启动以来,得到了上理工学生的积极响应,通过线上线下推广,学生知晓度90%以上,有2000余名学生参与报名,最终来自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环境与建筑学院、医疗器械与食品学院、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的5支团队从中脱颖而出,获得大学生讲师席位。

青年报记者获悉,下学期,上理工大学生讲师团还将走上形势政策课讲台,为大学生讲授思政课,用专业实践、鲜活事迹和生动故事,感染、影响、教育身边的同学。此外,学校也打算邀请上海市高校和长三角高校组织联赛,将这一创新的思政教育模式进一步推广。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