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5版:教育专刊

上一版  下一版   

 

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资深校长眼中的教育改革40年

青年报 杨蓓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国家的进步离不开教育,教育事业同样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上海市大同中学校长,现上海市民办立达中学校长盛雅萍,是恢复高考后首届大学生,亲身经历了历史巨变,见证了中国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中蓬勃发展的时代进程。作为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也是广受师生爱戴的老校长,今天她将从一位亲历者的视角回顾教育改革这40年间的变化与发展。

青年报 杨蓓

1977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自农场、山村、工厂、矿山和军营的考生们,从四面八方奔进考场,我就是其中的一个。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4年大学之后,就是三十多年教育生涯。

2017年6月7日,按照惯例,我去为高三考生送考。然而这一次却意义非凡,因为这一届考生是高考新政实施后的首届考生。

回望着过去的四十多年,说来也真巧,当年高考,我的考点就在大同中学。高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现在,高考依然重要,却不再是人生的全部。

从一名普通教师到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而且是在“恢复高考第一人” 查全性的母校,这些年来,我也见证了一批批的得意门生进入高校深造,贡献社会。

其实这40年,也是上海基础教育改革风生水起的40年:从一期课改到二期课改,再到深化课改,大同中学始终是课程改革的排头兵、领头羊。

大同中学矢志不渝三十年课程改革之路,始终探索着一个命题——什么是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

我讲四位大同中学学生的故事,串起的,就是大同中学30多年课程改革的历史——

(一)“当前学校每天的主要功课就是背!背历史、背地理、背外语、背政治……”1984年,大同中学高二学生洪光磊在竞赛作文《幻想?》里这样描述高中学习的状态。洪光磊的“抱怨”代表了当时高中学生的普遍痛处。在一切为了“应付高考”的僵硬应试教育体制下,学校课程结构单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高中教育饱受诟病的两点。这让大同中学时任校长王孟斑深受触动,开始在学校探索课程改革的实验。

当时,学校提出一个口号,“看破红尘,全面裁军”,“全面裁军”首先是减少语、数、外的必修课课时,新设48节选修课,课程门类包括文科、理科及知识技能类。“选修课就是针对怎么拓展学生知识,怎么提高学生能力,满足学生兴趣和爱好这些方面开设。”选修课采用走班上课的方式。

三年后,效果喜人:学生成绩和教学质量并没有担心中的下降。

现在我再想起这件事来,总会心生感慨:80年代大同的课程改革,其实已经具备了之后30多年课改的雏形,万变不离其宗——让学生参与选择,学会选择。

(二)如果说80年代的松绑增加了学生课程选择的空间,那么进行到90年代的课改就重在发展学生个性了。

我这里要说的,是张思诚同学的故事。

2001年新学年开学,我们大同毕业生张思诚成了一名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的新生。如果只按卷面成绩,他录取该专业还差3分,但由于获计算机“特长认定”,张思诚坐上了通往高校的“直通车”。张思诚和“交大直通车”,就来自于大同的又一次课程改革:学分制课程管理。

从1995年开始,大同就开始实行学分制,当时是由单一的课程结构调整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三类。期末,学生成绩以学分的形式呈现。基本学分作为学生升留学的标准。另外评选先进、自主招生推荐或保送生的确定都要参考学分。

为了突出学生个性特长,大同中学还推出了特长认定制度和五免制度。学校对学生的特长进行校、区、市三级认定。在一段时间内,学生为了自己专注的特长成果,可以提出申请“五免”:免上课、免作业、免测验、免考试,有的甚至可以免试直升。学分制改变了原来单一的课程管理及评价方式,从多个维度观察记录学生的学习成长过程。这为后面指导学生选课、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实,这场20年前进行的学分制课程管理,就是现在新高考改革的雏形,也是我们大同办学的理念: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三)我要讲的第三个故事,关于学生孙浩东。

2010年3月26日上午,我去教学楼听课,到了底楼大厅,只见报栏里竟出现了一张黑底白字的刺眼海报——《以青春为名》,作者孙浩东,他发出了“救救校园诗歌”的呼喊!孙浩东同学是学校文学社社长,我被他的热情所感动,回到办公室立即把这一消息告知其他几位校长,大家一致认为,学生的想法很好,要支持,于是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语文教研组,就这样,大同校园诗歌开始兴起了。

当时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郭金华还提议搞个“五月诗会”,一届届传下去,形成传统。经过语文组老师们的多年的坚持与发展,大同中学的“五月诗会”已经成为学校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孙浩东的大声疾呼,激发了大同开展“课程统整”实验的决心,使得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课程得到有效整合。学校课程改革也好,校园文化建设也罢,如果都是自上而下的行动,总归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只有关注了学生的意愿,尊重了学生的创造,大胆鼓励,积极推行,才是良策,而这也正是我们培养人的重要理念,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样良好的传统和氛围。

(四)我最后要讲的这位学生,是我们大同的学生王佳鸣。

2012年, 第二十七届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王佳鸣同学以“深海勇士号海洋工程母船设计与实验”一举获得上海交通大学“思源奖”、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郑和奖”和海洋科学创意竞赛一等奖。

他是大同新课改的代表人物,如今大同的课改,正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由创造能力(Creative)、创新意识(Innovation)和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三个英文缩写组合而成的“CIE”项目,通过“创造空间”“创新体验”“创业设计”三个模块,打破传统班级、课时和教法的局限,为学生提供创意的孵化平台,将创新精神融入学科教学。而今,CIE已成为学校的品牌课程,已开设有中医药科学、生物工程、定格动画、数码音乐制作等十余门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三十年来,大同始终是上海课改的排头兵,素质教育的弄潮儿。从课程结构改革到探索研究型课程,从研究型课程到课程统整实践研究,大同中学的课程改革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和育人主旋律,把课程改革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系统工程,铸就了具有影响力的大同课程改革品牌。

回望这40余年,就是上海基础教育蓬勃发展,课程改革一路前行的40年。对于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而言,基础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平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有特长,我在大同这些年来,始终传承这所百年老校的教育理念,把鲜活的课程和教学改革穿插其中。作为校长,我仍然坚守这句话:我们要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为学生的发展导航。我们不能只为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想十几年,而应该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想几十年。我们现今的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为了让他们有更好的发展,更幸福的生活。

文/盛雅萍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