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城事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嫦娥四号探测器凝聚“上海智慧”

承担了5个半分系统的研制任务 团队啃下多块“硬骨头”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月球车研制现场。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本报讯 嫦娥四号探测器凝聚着“上海智慧”!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八院在探月工程二期嫦娥四号任务中承担了5个半分系统的研制任务。

“自从承担了探月的任务,每次看到月亮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月亮成了大家实现报国之志、展示中国航天实力的平台。”嫦娥四号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张玉花告诉记者。 2008年,我国探月工程二期正式立项,八院在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中争取到了5个半分系统的研制任务,分别为:月球车移动分系统、结构与机构分系统、测控数传分系统、电源分系统、综合电子分系统移动/机构控制与驱动组件,以及着陆器一次电源分系统,实现了探月工程零的突破。张玉花从钻研17年的载人航天领域转向陌生的探月工程,担任副总设计师、副总指挥,开启了八院嫦娥团队的探月之旅。

较之嫦娥三号着陆的月球正面,此次嫦娥四号着陆的月背环境更复杂、地貌状况更严苛,任何再细致的先期准备都不为过。因此,各分系统工作面临更多、更细、更严的各项质量要求,研制进度紧、产保要求高就成了工作时的常态。

805所研制的移动分系统、结构与机构分系统总共加起来有14个机构,每个机构的热真空和低温存储试验常规安排至少需要10天的周期,但当时进度要求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装配、试验和测试全部工作。面对困难怎么办?队员们通过充分挖掘设备利用率,在测试设备有限的情况下,错开测试时间,并行开展试验。这边机构测试刚结束,立即搬着控制器到另一边开展测试,两边测试人员无论白天黑夜轮番工作,终于使产品顺利按期交付。

满满的活力和干劲似是这支团队队员们对工作不变的态度。作为移动系统主任设计师的刘殿富参与了嫦娥三号、四号移动分系统的设计和研制工作。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产品经历不断地改进,大大小小的试验测试更是不计其数,但每一次他都认真记录测试结果。在一次验证中,测试数据出现细微的波动,大家都认为只是正常现象时,他就一定要找出背后的原因。为此他利用工作间隙认真分析,查阅了几大摞报告,直到确定波动对系统没有影响。

在巡视器主结构生产过程中,为了争取顶板热控效果和质量的完美,结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武带领队员对库房中的200多张铝蒙皮毛配件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力求不留一丝瑕疵上型号。当顶板成品送去热控实施时,见多识广的老师傅也啧啧称赞“做得真漂亮!”

发射场阶段的工作是嫦娥四号上天前严把质量的最后一个关口。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嫦娥四号八院试验队严格遵照“四查双想两比对”的工作要求,查文件、查状态、查岗位、查设备,积极开展预想和回想,将测试数据和嫦娥三号以及先期试验做比对。当完成一天的测试工作,有时已是第二天凌晨,队员们仍不厌其烦地把测试数据和前期数据进行认真比对。正是这种工作态度,确保了各阶段测试工作顺利完成和万无一失。工作之余,为了提升预想问题和回想工作的深度和广度,试验队员常不定期来上一场头脑风暴,从互相交流中转换思维,以不同角度互相启发,不断完善工作质量,交出了发射场“零问题”的满意答卷。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