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那年,我们正青春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甘荣兴经历了上海科技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进程

见证上海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 更见证上海科技创新日新月异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改革开放40年,上海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从研究生毕业进入中科院,到创办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从科学家到管理,经历过大院大所整合以及最早的科技创新,甘荣兴见证了上海科技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进程。 

青年报记者 郭颖

上世纪80年代与德国成立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

甘荣兴是学医的,他1982年高考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时读的是医疗专业,在二医大读研究生时学的是病理生理学专业。1991年研究生毕业,甘荣兴进入中科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从科研到管理,1997年当上中科院上海细胞所副所长,32岁的甘荣兴成为当时上海最年轻的副局级干部。

“我经历过大院大所的整合,当年把生化所和细胞所合并为生化细胞所,植生所和昆虫所合并为植生生态研究所;见过国际合作的非法人研究所,那就是中科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建立的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研究所;也见过中外合作的法人研究所,我们跟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合作的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亲历过新建研究所:神经科学研究所和营养科学研究所,以及跟大学的合作,当年上海生科院跟交大医学院合作成立的健康科学研究所。我们还曾经把一个研究所转制为企业:上海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变成上海中科伍佰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甘荣兴说,那都是科研院所大的体制改革。

甘荣兴见证了上海最早的科技创新。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在德国留学的中科院细胞所老所长庄孝僡院士,跟德国马普学会,共同成立了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马普客座实验室”,这是中国开放实验室最早的雏形。“小组也是通过全世界遴选,1994年在全世界打广告,搞了一个聘任委员会,3个成员是国外的,3个是中国的,另一个是在美国的华人。”甘荣兴告诉青年报记者,二战以后很多留学生跑到美国去,马普要把优秀的留学生吸引回德国,于是成立了青年科学家小组。每个职位固定,给他们科研自主权和稳定的支持,挑最好的人,让他成长为马普研究所的所长。“我们也采用这个模式来做这一块,那时我们的马普客座实验室,后来成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雏形。”

2018年,是中科院跟德国马普学会建交合作40周年,跟改革开放同步。

“我们每年都有新的做法,德国跟中国的合作主要是同济大学和中科院。跟同济大学合作核心是教育方面,跟中科院合作在上海主要是生命科学领域。生命科学领域重点就是客座实验室和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当时培养了很多人才,第一任组长是裴刚,他1996年回国,1999年就当选为院士。中科院支持的10多位马普小组科学家,现在60%是院士。”甘荣兴回忆道。

“我们后来又做了交叉科学中心。未来发展需要学科交叉,那时叫中科院上海交叉科学研究中心,现在是挂在中科院上海分院的交叉科学研究中心,这个平台的宗旨是国际国内的合作交流,好比SARS期间的应急性疾病管理体制机制,是一种多学科交叉。”

“国际合作有不同层次的合作模式,人员和技术交流与合作是第一层次,研究所跟研究所之间的合作是第二层次,最高层次是合作共建研究所。”甘荣兴介绍说,“我们跟马普建立了中科院-德国马普计算生物学研究所,合作共建研究机构,这在当时是一种探索。”甘荣兴笑言,这几个项目他都经历过甚至是主要推进者之一: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建立期间他是处长,后来当副所长,到了交叉中心时,他是上海生科院副院长,还在管这个项目,后来合作研究所也是他们在推进。

“我经历过研究所的关闭、整合、新建、转制、中外合作、国内与国内单位的合作,这促进了生命科学的研究,就是将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资源联合起来。”甘荣兴表示,当年上海生科院成立,他们有一个目标就是希望上海生科院不会因为组织机构的改变,导致科学研究不发展,人才和成果出得少,而是要出得更多,整合协调能力更强。

甘荣兴同时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生命科学的高速发展。“现在根据统计,上海生科院的产出比北大清华都要强。如何对标波士顿?他们大学、研究机构,创新能力都很强,把源源不断的要素进行协同创新,然后可转化的成果往商业化发展,通过市场的手做大做强。”

全国第一个知识产权中心在上海生科院成立

中科院上海分院还有一个“全国第一”,那就是全国第一个国际化、专业化知识产权管理与转移中心在上海生科院成立。

“那是我们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跟产业界合作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是我们国家最早的国际化、专业化技术转移。当时我们感觉,上海生科院每年有不少原始创新成果,只有原始创新成果才能产生原创性、可转化的知识产权,有了原创性、可转化的知识产权,必须通过国际化、专业化的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才能做好知识产权的转移与转化工作,因此必须建立一个技术转移中心,由专业化人员帮助科学家评估他的技术,包括这个技术能不能申请专利,这个专利的范围以及它的价值,再将知识产权转移与转化,实现成果产业化。”

2006年,上海生科院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先进单位,甘荣兴则是先进个人。单位和个人能同时当选为全国先进的,非常少。2000年,上海生科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知识产权中心。“当时科技成果完全转化的很少,后来的进步得益于原中科院王景川秘书长去当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甘荣兴称,自己则是得益于“国外去得多”,就取经学到了知识产权保护这块。“那时鼓励科学家做企业,但不是事儿,万一输了怎么办?科学家不会做经营管理,但擅长于技术,我们上海生科院很早就出政策鼓励科学家创新,我们的分配机制,是职代会通过的。转移的知识产权50%可以给技术团队,但也不敢突破太多,因为股权没法落地,但至少可以给他们红利。20%给研究所,20%给院里,10%给技术产业人员,用政策来激励和推动。”

“为什么徐汇区知识产权这块很强,因为徐汇创新强,大院大所大学多,始终是知识产权高地,这一点不光体现在知识产权中心,而是原创多。”甘荣兴认为,徐汇区还是生命科学的高地,因为大学多,有复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大、华东理工、上师大、中医药大学,医院也比较多,尤其是三甲医院多。“大学、创新加上医院,波士顿最核心的也就是如此,这是智力驱动的创新工作。”

“上海现在要做科创中心,2035年要做卓越城市。改革开放40年,我们再出发。再出发要有一个新的目标,卓越城市就要有一个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甘荣兴举例道,上海生科院成立以后综合力量很强,布局更为重要。“上海生科院布局了3个卓越创新中心,其中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有神经科学的研究,脑的认知,加上智能技术,未来可以支撑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布局对了,自然就有产出,包括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包括胰岛素的合成,就连水稻基因也是上海生科院做的。

在商言商,甘荣兴现在的另一个身份是上海枫林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集团)董事、技术总监。

“我们吸引了这么多人工智能的企业,除了技术发展类的企业还要制造业,如果不断有原创的项目出来,政府提供很好的协同创新生态环境,通过商业化和专业化的手段去做评估、决策和扶持,效率就高了,市场的机制就能发挥作用,就能推动一群创新企业出来,其中一定有部分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这就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跨国企业为什么进来?为什么到波士顿去?它们最强的就是资本、人才、渠道和整合资源能力等,他们有一批懂技术的研发与技术评估人员,通过对创新公司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评估,对有发展潜力的公司给予扶持,让这个公司长大,大企业通过市场并购,形成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链,这也是我们国家这几年在推动的。”

未来科创是0到1而不是10到N

甘荣兴说自己现在的身份比较特殊,编制在中科院,还是中科院一个教授,同时又在徐汇成立了上海医药临床研究中心。

“当初就是做药物临床研究的一个技术平台,因为徐汇的天然优势在于三甲医院多,一个新药、医疗器械,有没有效或是否安全,要在人的身上做临床研究,不单跟产业有关,还跟知识产权有关,例如是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就跟知识产权有关,这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是创新的发展。”

甘荣兴介绍说,枫林集团就是承担整个徐汇区生物医药功能发展的一个政府国资的平台,但同时又是推进创新的抓手之一。“很多东西如果大院大所不做,没有人做,那么我们就可以去做。以前功能平台当中,政府可以招商,招商进来后可以利用空间资源。园区除了物业管理,还可以进行技术、商业推进。”当年上海生科院跟徐汇合作,所有园区都是物业管理式的,而现在需要提供专业化技术服务。甘荣兴透露,他2008年到徐汇时,那时生物医药产业也就40多个亿,2017年达到了490亿,10年翻了10倍。

“从科学创新角度来说,以前我们胰岛素合成,是全世界第一个做。刚开始的时候,中科院上海分院对面的大院成为生命科学的摇篮,早期我们有王应睐、冯德培、张香桐等一批老一辈科学家从海外归来,他们每个人创建了一个领域,那个时候是跟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上海,是民族振兴、科学发展的阶段。那时一栋楼,几个房间,就是一个研究所。以前一级学科是动物学、植物学,像中科院是动物研究所、遗传研究所,都是一级学科,但上海都是二级学科,诸如生物化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植物生理学研究所都是二级学科,更细更前沿。

“那时我们大部分跟发达国家,局部点上可能动用全国的力量,通过大协作联合攻关,像胰岛素、青蒿素,还有前几年比较新的水稻基因测序,都属于跟跑;而上海生科院生化细胞所基本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同领域水平相当;但是这几年我们开始领跑,如在脑科学领域,中中和华华就是全球领跑,我们想做全世界最好的。”

有一流的科学家,最优秀的青年才俊,所需要的技术平台都有而且成体系,这就是中科院的优势所在。“比方说要做动物试验,我们有动物中心,技术平台由一流科学家负责,这样的平台技术水平高,协同创新能力强。”

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释放的红利,吸引更多的一流科学家回国,他们有很强的组织和实施科研创新的能力,能为我国的生命科学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上海生科院四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地位,在人才和科研产出等方面名列国际前茅。这几年,我们将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吸引过来,目前上海生科院己有两位美国科学院院士和一批一流外籍科学家等在此工作,未来在生命科学某些领域可以做到全球领跑。”

甘荣兴坦言,未来科创应该是0到1,不能是10到N,重置复制不行。“发明成果全世界都用我们的,就是0到1;我有你没有,就是0到1,上海建设科创中心一定是0到1的创新驱动。”

[背景]

中科院改革开放40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上海牵头或参与超半数

中科院改革开放40年40项标志性科技成果近日发布。青年报记者昨天从中科院上海分院获悉,在这40个项目里,上海分院系统研究所牵头或参与承担的项目超过半数。其中,主要项目包括——

非人灵长类模型与脑连接图谱研究

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在非人灵长类模型与脑连接图谱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原创成果。2017年底在国际上率先攻克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核克隆这一世界性难题,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这是继1997年英国克隆羊“多莉”后克隆生物技术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将有力促进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为探究众多复杂疾病机理、建立有效诊治和干预手段及新药创制带来光明前景。

2016年,该卓越创新中心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携带人类自闭症基因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食蟹猴模型,构建了非人灵长类自闭症行为学分析范式,为观察自闭症的神经科学机理研究提供了一扇重要窗口,为深入研究自闭症的病理与探索可能的治疗干预方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6年,该卓越创新中心成功绘制了更精确的人脑功能分区图谱,即人类脑网络组图谱,突破100多年来传统脑图谱绘制的瓶颈,提出了“利用脑连接信息绘制脑图谱”的思想,第一次建立了宏观尺度上的活体全脑连接图谱,为实现脑科学和脑疾病研究的源头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系列卫星研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系统建设周期最长、技术难度最复杂的航天系统工程,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中科院作为主要建设单位之一,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上海天文台、国家授时中心、武汉物数所和光电院等14个单位承担了北斗二号、全球系统试验卫星、北斗三号MEO全球组网卫星,引领我国先进卫星技术跨越发展,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全球系统试验卫星任务中,中科院自主研制并成功发射了2颗新一代全球系统试验卫星,其中2015年3月30日发射了首发星。该成果获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在北斗三号工程中,自主研制的四组八颗全球组网卫星分别于2018年1月12日、3月30日、8月25日和10月15日成功发射。星载原子钟等关键单机及器部件实现了国产化应用,并在高精度导航、定位、授时服务等方面提供可靠保障。该工程建设标志着北斗导航系统从区域走向全球,具有里程碑意义。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00年年底开始向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服务,2012年年底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服务,计划于2018年底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2020年完成全球组网,在交通运输、海洋渔业、水文监测、气象预报、大地测量、智能驾考、救灾减灾、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等诸多领域产生广泛经济社会效益,并为国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超强激光技术及装置

超强超短激光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亮光源,能在实验室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超强电磁场、超高能量密度和超快时间尺度综合性极端物理条件,在台式化加速器、阿秒科学、超快化学、材料科学、激光聚变、核物理与核医学、高能物理等领域有重大应用价值。

2002年,上海光机所突破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超强超短激光新原理系列关键科学技术,获得峰值功率高于国际同类研究一个量级的16.7太瓦激光输出,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1年,物理所采用高对比度啁啾脉冲放大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利用飞秒钛宝石放大激光装置获得大于1拍瓦的峰值功率。2013年和2016年,上海光机所相继研制成功创当时世界最高激光峰值功率纪录的2拍瓦和5拍瓦激光系统。2017年率先实现10拍瓦激光放大输出,引领超强激光科学国际前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我国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装置研究的发源地和核心团队,上海光机所先后完成了神光Ⅰ、神光Ⅱ系列高功率激光装置建设,为高能密度物理前沿研究和国家战略高技术发展提供了核心战略支撑。1986年建成的神光Ⅰ装置(激光12号实验装置),标志着我国ICF五位一体实验研究的重大突破,获199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1年建成的神光Ⅱ装置和2005年成功研制国内唯一的多功能探针系统;2017年通过验收的神光驱动器升级装置成为我国ICF研究核心快点火与先进闪光照相能力综合研究平台。

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研究

物理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涉及结构、介质和化学特性、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上海有机所经过近20年努力,围绕物理有机化学前沿领域两个重要方面——有机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学,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填补了该奖项此前连续4年的空缺。

有机分子簇集和自卷研究成果,对在分子水平上理解某些生命现象及设计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药物具有重要理论启示。自由基化学研究建立了当时国际上最完整、最可靠的反映取代基自旋离域能力的参数,被国际同行认为是里程碑式的工作。这两个方面涉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效应和介质效应,是物理有机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