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9版:创意大赛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的青春担当,就是你!

——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圆满收官

【文/蔡娴 图/施剑平、受访者提供】

    首饰《灵》 作者:王静雯

    剪纸拎袋 作者:李青舟

    《第六天》首饰 作者:姜雨佳

    《花鸟屉》 作者:孙娜

    《药》 作者:沈之帆

    《RE-CUT极剪》体感游戏 作者:杨婕、李艺林

    《Seasonal》首饰 作者:Tiana(法国)

    苏冰 本次大赛评委

    奚小琴 本次大赛评委 

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聚焦非遗的传承和再创新,以“寻找‘非遗青春’传承人”为主题,围绕“上海剪纸艺术”展开,寻找创新类和传承类两种“非遗青春”传承人。团市委副书记丁波肯定了本届大赛的主题,他指出,大赛围绕“上海剪纸”展开,延伸到了“上海文化”品牌建设,而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关乎战略高度和标识强度。

“上海作为国际化的大都市,需要寻找‘非遗青春’传承人,这是古老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无论是从我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自信,还是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来看,文化都是其中的核心。”丁波书记指出,“上海文化”品牌细分为“红色文化品牌”“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其中,“海派文化品牌”“江南文化品牌”都蕴含了大量的“非遗”艺术。“团市委非常愿意在这方面做出大量的工作,来推广、选拔、挖掘、展示大家在‘非遗’文化传承上点点滴滴的努力。现在有大量的年轻人,他们非常自信,并乐此不疲地在‘非遗’文化传承中寻找自身的乐趣,取得自身的成长。”丁波也感谢来到现场的专家和评审,他们给了年轻人很多的指点和帮助,“我想,这些都能促进我们的青年更好地、更融入地、更自信地来学习和掌握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如果让你对“上海剪纸艺术”进行大胆想象,让它更年轻、更时尚、更生活化,你能给出怎样的创想?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的参赛选手们,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利用剪纸可拉伸的特点制成时尚的饮料外卖打包袋、拥有剪纸镂空纹样的漂亮蒸屉、模拟剪纸过程的互动性体感游戏……选手们创意无限,为“上海剪纸”艺术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也成为了大赛寻找的“非遗青春”传承人。

非遗需要更有活力地传承

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由青年报社、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和枫林街道主办,《青年报》生活周刊和徐汇艺术馆承办的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自2018年9月25日正式启动以来,吸引了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高校设计院校的学生以及不少专业青年设计师的积极参与。共收到包括工业设计、时尚设计、VI设计、多媒体设计和环艺设计五大类、121件创意作品。这些作品也反映了当代青年的才华和精神面貌。

青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的重要力量,是“上海文化”品牌建设的生力军。第三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为有责任、有热情、有智慧、有创意的青年提供了一个传承传统技艺、守护传统文化的平台,引发了青年设计者的创意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大赛推动传承活动走进校园、深入社区、走进青年群体,促使非遗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城市肌理;并为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时尚表现形式赋能,传承和弘扬上海的城市精神,助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

团市委副书记丁波、徐汇区文化局党委副书记金建红、团市委宣传与网络工作部部长陈立俊、枫林街道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任琦青、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龚毅、上海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何炯,以及上海部分设计院校领导、知名设计师、参赛选手、相关文创产业企业代表和各大媒体共同参与了此次颁奖典礼。

为上海剪纸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剪纸艺术”是我国剪纸流派中具有上海地区文化特色的一支,兼具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元素,具有中西合璧文化特质的徐家汇地区正是海派剪纸艺术的起始地之一。因此,本次大赛还得到了徐汇文化局的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

“上海剪纸艺术”蕴含着鲜明的徐汇文化标识度,通过文化设计元素的跨界融合,呈现了徐汇的海派文脉、精神内核,大赛通过文化创意的跨界融合,形成人们对徐汇文化标识的体验。同时,广泛性、开放性的宣传,使徐汇“海派之源”文化品牌形象得到传播。

大赛中,许多年轻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发挥出了潜力无穷的设计力量,让更多传统物件焕发出新的生机。值得一提的是,大赛还吸引到留学生参加,三等奖获得者、来自法国的Tiana在接触上海剪纸后产生了极大兴趣,设计出了一款可以自由拆合的剪纸图案首饰,足见海派文化的巨大魅力和“模样”大赛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本次大赛已经圆满落幕,获奖者的作品也受到了企业和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的关注。同时,作品还将在2019年上海设计周进行展览,引导更多市民关注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正如丁波所说,今年《生活周刊》在融合发展中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我们会以线上和线下、纸面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推动“模样”青年创意大赛以及“寻找‘非遗青春’传承人”的活动等。未来在这方面,我们会进一步利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利用团市委“青春上海”网上共青团的平台,利用所在的各个区县、高校、团组织的资源,来推动青年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发掘,来推动“非遗”进一步走进青年,走进大家的心中。

一等奖

一等奖作品是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王静雯设计的《灵》首饰和由东华大学的李青舟设计的剪纸拎袋。前者结合了剪纸和旗袍这两种较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后者则从当代生活方式出发,可以说创意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理念,让新与旧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灵》首饰结合了服装与首饰的元素,取用了旗袍领口的局部设计,让它不再单单作为服装的一部分,而是作为首饰单独出现,再次演绎了“海派”包容并蓄的精神特征。颈圈和剪纸图案都以线条和镂空来表现,使得整件作品充满了上海女人精致温婉的气息。

而剪纸拎袋则更符合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关注到年轻人喜欢“轻饮食”和“打包”习惯,兼顾实用性和性价比,又巧妙利用了剪纸可拉伸的特点,并且使用了较牢固的杜邦纸为材料。设计学生还在剪纸拎袋上刻上了网络流行语,增添了时代感。

二等奖

二等奖作品《花鸟屉》巧妙利用了剪纸的镂空特性,对蒸屉进行了再设计,既美观又实用;《药》设计者沈之帆把剪纸图案与药板相结合,希望让使用者在不知不觉间主动接受剪纸文化,同时,他希望人们在进行一项强制和机械的动作时,增加意外的乐趣;《第六天》首饰的设计灵感来自于《圣经》中的故事,对于“创造”定义的诠释,设计者姜雨佳用这件作品给予回答。她把中国剪纸与西方故事相结合,寓意着东西方艺术形式的包容。

三等奖

三等奖作品《山怪为簦,海浪皆平》,创意来自于《山海经》的故事,作者把传说里的妖怪化成伞上纹样,寓意即使人们遇到如海浪一般大的灾祸,也能受其庇佑。《纸艺皮雕》摆件以皮雕工艺的材料和手法表现出剪纸艺术,注重保留剪影和镂空设计。《黑鲤闹松江》是一个多媒体设计,作者以“上海剪纸”的元素表达民间传说,她们还借鉴了老前辈的经典作品,并融合了皮影元素,令剪纸“动起来”。杨婕和李艺林在设计《RE-CUT极剪》体感游戏时,希望放大剪纸这项传统艺术的“体验感”。出于保障安全性和贴近当下生活方式的考量,她们设计了这款模拟剪纸的体感游戏,增强了剪纸的互动性和体验性。来自法国的Tiana,用剪纸元素融合了“四季”的代表性图案,设计了耳环首饰,还巧妙地用磁铁进行不同季节图案部件的替换,可谓匠心独运。

苏冰 本次大赛评委

策展人、创意马达艺术设计展评委主席苏冰从上一届就开始关注大赛,他认为,这两届大赛都很有特色,主题都让他充满期待。但比赛之初,他对本次的主题“剪纸”是有点担心的:“因为年轻人对‘非遗’传承有点青黄不接。但最终收到的作品让我觉得很惊艳,平面、时尚、首饰、游戏、动画等不同门类中,有很多让我眼前一亮的作品,比如《RE-CUT极剪》体感游戏、动画片《黑鲤闹松江》以及剪纸拎袋等。”

苏冰还站在大赛的角度,分析了他的评选标准:“我更关注的是实际应用,因为很多创意还只是概念。我在评选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这些创意是否能得到实施。有些创意很好,但不能落地,有些可惜。第二,还要考虑这些创意要用什么样的工艺去实现?价格如何制定?面对怎样的受众群?这也是一个评判标准。第三,我还会关注他们的表达,我发现,很多设计师能做但不会说,这也是有些遗憾的。这些年轻人马上要走上社会,在市场对接中表达的机会会很多,有好作品也要会展现,才能得到市场和资本方的关注。”

奚小琴 本次大赛评委 

上海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奚小琴则是针对“剪纸”艺术给予了更专业的指导。“这次的参赛作品非常有创意,我感受到了年轻人天马行空的创造力,这非常可贵。”奚小琴对年轻选手们展现的创造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虽说,从具体作品来看,她认为离真实的“剪纸”仍有距离,因为“上海剪纸”比较讲究线条和造型的饱满,如果能体现出这一点她觉得会更好:“但可喜的是,他们已经懂得运用剪纸的镂空元素。如果能将我们对剪纸的理解,搭配上年轻人的创意,效果会更好。”

在奚小琴看来,这次的比赛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带领着大家一点点去深入了解真正的“上海剪纸艺术”是什么,它的历史和根基又是什么,从而去完善它,使它变得更美,这是需要时间的:“我希望年轻的一代要了解、理解传统文化,也有一个自我积淀的过程,再将其运用到设计中去,弘扬中国文化,这将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不单单是剪纸艺术的传承,更延伸到生活中的传承,让‘非遗’贴近我们的生活。”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