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悦读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1月1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书评:观影亦可疗心

【文/潘飞】

    《看电影学心理学》

    作者: 郑世彦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每一个喜欢一头扎进电影的人,大抵都从浅到深,沿着如下路径,获得他所期待的各种满足:从光怪陆离的音画、视听效果里获得感官上的冲击和刺激;从跌宕起伏的剧情、思想里获得内心的慰藉和舔舐。所以,走进影院,与其说是被黑暗的建筑空间与外界暂时隔离,倒不如说是进入心理医生的诊室,与银幕上的演员或者银幕背后的编剧、导演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让现实生活里被伤透、折腾到千疮百孔的心暂时停歇,获得疗愈。走出影院时,难怪很多人都会有瞬时的浮生若梦、恍如隔世等感觉。这应和了瑞典电影导演伯格曼所言:“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具有强制性的美学体验,我们可以把它视作一种幻觉的形式,类似于人们白日梦和梦的体验。”

《看电影学心理学》一书中列举的例子只是沧海一粟,纵观人类影史,被植入心理学知识的影片真是不胜枚举。郑世彦既是拥有心理学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士,也是逡巡于银幕汪洋的忠实影迷,所以,他十分尊重“代入感”,即每个影迷/读者都应该是受到尊重的,被审视、分析、评判、观察、欣赏的对象,所以,阅读本书的最大收获就是既读懂了片中人物,也读懂了我们自己。

因而,每每我们结束观影,被惊愕,被感怀,被抚慰……各种滋味,一时涌上心头,皆是因为从这些映像中,自观,自照,仿佛把五味杂陈的生活体察得通通透透,便有大彻大悟之畅快和豁达。从心理学的概念和心理治疗的三大流派——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以及存在主义中皆可以悉数找到对应的例子来加以验证。但万变不离其宗,“爱与灵魂”恰是心理学的两大主题,前者让人找到伙伴,或者让人找到自己,这些影片如桥梁,架设着通往真理以及世间至美的理路。

通常来说,艰涩难懂的心理学专业知识让许多普通影迷望尘莫及,从学术到日常,似乎隔着千沟万壑,但在郑世彦的导读下,我们皆可以化身为影片中的红尘男女,自然会有恍然大悟之感。电影和精神分析学诞生于同一年或是巧合,这似乎寓意着:生活的本质若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的确可以通过这些影片得到折射和照映。

更何况,电影作为一种可以调动多种感官的媒介形态和艺术样式,不仅入眼,更入心,配乐、音效、海报、色彩、服饰等元素都能十八般武艺齐上阵,化身熏染人的“武器”,产生心理影响力,常常在观者不知觉间就悄悄潜入,俘获其心,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首先,走进影院能让人放松,卸下心防;其次,观者很容易在片中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投射,观人如观己,产生由人及己的移情、共情等效果。因此,电影现象不仅是艺术现象,也是一种微妙的心理现象。

其实,在电影学学科领域里,还有“电影心理学”这一分支,1916年德国心理学家雨果·芒斯特伯格就发表了在欧洲电影理论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电影学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心理学乃是电影学赖以建立的基石,它的研究史和整个电影理论史是大体同步的,它的研究成果是电影理论赖以发展的基础。甚至在电影界,所有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现象为题材和内容的电影被称为心理电影,其中以反映心理问题的心理电影对公众尤具科普价值。心理影片就如同一个个现实的案例,一段段丰富的、真实的,或者极端的生活片段再现,把人性中的黑暗病态和人性丰富、正向的一面都生动鲜活地呈现,给观影者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对应和深切触动。

当深奥的心理学搭载在电影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上,就成为引发公众对心理学产生兴趣,吸引公众了解和学习心理学知识的良好途径,这也是目前日益流行的开放式、引导式的传播模式。利用心理电影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用电影疗法治疗心理疾病、电影疗法对未成年犯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心理电影在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电影疗法本身的研究等都成为研究的重点方向。在20世纪末期,彼得森和塞尼格曼等专家通过《电影里的积极心理学》一书搭建了“积极心理学”,用丰富的影像资料来开发人们的人格优势,提升幸福指数,改善人生的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说,《看电影学心理学》对公众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引发他们的心理共振是功莫大焉的。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