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9年02月0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新亮点上海科技馆开放了部分更新改造工程

上海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昨天是大年初一,上海科技馆开放了部分更新改造工程,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通过面部识别、增强现实技术等高科技手段,让观众在“升级版”游戏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青年报记者 郭颖

用高科技游戏让游客掌握“垃圾分类”

守岁的游客起了个大早,昨天上午,在上海科技馆二楼“地球家园”展区,青年报记者看到,4位游客对着电脑屏幕,在游戏区分别选择了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湿垃圾、干垃圾四类虚拟卡通垃圾箱作为“角色”。当废灯泡、牛奶盒、香蕉皮、烟头等垃圾在屏幕里“从天而降”时,他们要快速跑过去接住。接对了加分,接错了减分,场外游客如果选对也可以帮着加分。

一位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玩起了这个游戏。在获得高分后兴奋地表示,以前没搞清什么是湿垃圾,现在通过游戏记住了,效果特别好,让人印象深刻,孩子也能记住。“还能用的就是可回收垃圾,香蕉皮没想到也是湿垃圾。”

据悉,设备更新前,“垃圾分类”展项只能由一位游客参与,当屏幕上有各种垃圾频频掉下时,游客需跳起接住。随着《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颁布,之前的游戏内容已经不能覆盖最新的垃圾分类要求,为此,馆方依据最新条例丰富了垃圾类别,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

“我们不仅在科学性上有进一步提升,还在互动性上做了不少尝试。采用了全新面部识别技术,参与人数可扩充至5人,将互动模式分为内场外场,外场为触控大屏,可在大屏上将不同种类垃圾分类打包送入内场大屏,内场运用增强现实技术,参与者在大屏上化身卡通分类垃圾收集桶,通过肢体和表情来识别收集对应颜色的垃圾包。”上海科技馆运行保障处电气工程师唐伟贤告诉青年报记者,展项采用了计分制并加入游戏彩蛋环节,由外场互动送入的游戏垃圾包,内场参与者接住可以双倍得分,增加了互动游戏的竞争性和趣味性。“运用新技术,让游客在游戏中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部分展项内容技术全面升级

在“机器人世界”展区中心区域,几个机器人一起伴着神曲《小苹果》翩翩起舞。除了会跳舞,它们还能通过对楼梯的图像识别,智能找寻楼梯位置,不断调整姿态,完成爬楼梯的动作;或者通过游客喂球,动态识别篮筐位置,同时计算角度和距离,实现完美灌篮。

这些是上海科技馆今年春节前引进的智能机器人,为什么它们能有这么多过人之处? 这是因为它融合了音频视频识别、互动感知等最新技术。

据介绍,去年上海科技馆引进的英国“木偶总动员”临展中最受欢迎的压轴展项“飞翔的公牛”落户在了“智慧之光”展区。今年,该展区还将迎来一轮大动作,13件涉及物理学、数学、机械力学等科学内容的崭新展项将与观众见面,带观众深挖背后的科学原理。像物理类“波的干涉”“混沌跳绳”“竖立绳”展项聚焦波与振动,通过对波的产生原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究,诠释振动与波的科学内容。此外对焦国家深海探索的战略,“内部波”“船用螺旋桨”展项还通过观察海洋的内部波的形成、航行器螺旋桨的选择等内容,让观众对其从基础原理到实践应用有全方位的认识。还有数学类“猜汽车”“克莱因瓶”“完美的人体”“进制的计算”“长炮手”等展项聚焦概率、几何等内容,同时兼顾展项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此外,上海科技馆更新改造将结合展区资源和场地规划建设3个教育活动空间,通过机器人、信息、航空等青少年观众喜爱的主题开展主题性的探究活动,建设依托展示资源拓展的“机器人工厂”“信息‘译’站”“飞行学院”三大教育活动区,鼓励观众探究科学、团队协作,充分激发观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个主题教育区共计约460平方米,将完成26件展教具设计制作及配套48个教育课件的设计制作,预计年受益人数不少于25万人次。

青年报记者获悉,上海科技馆在2019年春节前更新维修了部分展品展项,从展示内容、技术上做全面升级。据馆方介绍,更新改造旨在聚焦科技与应用,突出展示与教育融合、实体与虚拟衔接、线上与线下联动,更新改造后的上海科技馆将会是一个现代化、综合性的科技馆,让观众感受“超现实体验、多感知互动、跨时空创想”。

■05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