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下一版   

 

2019年02月15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让青年感受家的意义

同济女博士成“村晚”总导演

    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带领年轻人们一起筹备“村晚”。    受访者供图

一台大年初一的“村晚”,历经一个多月筹划,一周紧张排练,三十多位大学生、八十五位演员、二十多位现场工作人员参与,吸引了几百名观众,幕后的“总导演”是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滕秀秀。

这是滕秀秀为家乡山东德州市滕庄村举办的第三届“村晚”。不但让年味更浓,也让在外工作、求学的青年感受到家的意义。

筹备“村晚”三年,一切已井井有条,只有如何调动更多村里的年轻人参与着实让滕秀秀头疼了一番。今年滕秀秀有意识的和其他大学生沟通,线上私聊,线下面对面聊,倾听他们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意。

对她个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台让村民娱乐的联欢会,更是一个平台,村里的大学生因为这台“村晚”聚到一起,分享努力后的快乐。“希望明年能有其他大学生挑起重担,这是一次实践机会,也是很好的传承。”

■A04-05

一台大年初一的“村晚”,历经一个多月筹划,一周紧张排练,三十多位大学生、八十五位演员、二十多位现场工作人员参与,吸引了几百名观众,幕后的“总导演”是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滕秀秀。

这是滕秀秀为家乡山东德州市滕庄村举办的第三届村晚。不但让年味更浓,也让在外工作、求学的青年感受到家的意义。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最意外

村民争相申报节目想上“村晚”

扇子舞《欢聚一堂》、歌曲《虫儿飞》、朗诵古诗四首、相声小品《恋爱操控师》、架子鼓+古筝……27个节目,两轮抽奖,现场游戏互动,今年大年初一在山东德州市滕庄村举行的第三届迎春联欢会历时近3个半小时,台上载歌载舞,台下掌声连连,几百名乡里乡亲现场围观。

这场人气颇高的村晚总导演滕秀秀还只是一名同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2017年举办第一届“村晚”时,滕秀秀压根没想到能成为村里的“文化大餐”。当时她只是单纯地感到,因为家里的年味越来越淡,想办一个家庭联欢来热闹一下。后来又一想,过年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以在村里搭个舞台让乡亲们一起热闹。

在村委和村民的支持下,滕秀秀和几名青年在村里搭起了联欢会的舞台,成功举办了小村历史上第一届春节联欢会。“村晚”使村庄在整个春节期间都热闹非凡,附近村落的乡民也来凑热闹,影响力之大出乎她的意料。

到今年第三届“村晚”,总导演依旧是她。

年前腊月二十,忙完手上的论文、课题后,滕秀秀就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回家的火车上,她微信“村晚”筹备群已经消息不断。

回到家后,她马上和村支书沟通联欢会的筹备事宜,跟村里的大学生、文艺骨干开会,敲定联欢会的细节。

年前的筹备会开了一个又一个,滕秀秀借了村部一间办公室开会,常常讨论到很晚,最晚一次半夜11点大家还热火朝天地讨论着方案。

而村里也有了变化,滕秀秀说,今年村民申报节目的积极性特别高,都想上“村晚”一展身手,而一些在外的村民则远程线上参与筹备,“村里的大爷大妈和孩子们在忙年之余都在马不停蹄地排练节目,特别热闹。”

最困难

彩排时演员消失急哭“总导演”

在同济大学,滕秀秀是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专业与文化艺术等没有一点关系。

她仅有的一点基础,是因为参加过社团,有一些组织能力。在本科期间组织过“载梦翼方”支教公益活动,带领十名大学同学义务回村支教,反哺乡村教育,这让她在村里有着不错的群众基础。支教结束的最后一天,她还组织在村里中央大路上办过一场联欢会,借一辆货运卡车,一侧布置上气球、拉上横幅当舞台背景,孩子们就在大路上扭起了秧歌,“有这些经验,我就硬着头皮上了,想着最差的情况,也能办成一个马路联欢会。”

整台“村晚”涉及节目排练、舞美、音响、服装、化妆、宣传等,没有一样能省力,小到如节目单,内容设置也修改了好几版,今年的节目单上节目顺序、名字、类型、时间、演员一应俱全,总时长也有显示。

因为村里基础设施有限,搭舞台,置办设备,村民们排练、化妆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滕秀秀跟设备公司的电话经常一打就是一个多小时。

年关了每家每户都很忙,调度人员进行节目彩排让滕秀秀伤透了脑筋。她记得第一年催演员们进行彩排,说好的时间已过,演员却不见踪影,原来他们去热闹聚餐了,滕秀秀很理解这一年到头难得的聚餐,但也不能影响工作,因为这事都把她急哭了。

不过到今年,乡亲们的意识都在提高,“今年我们大年三十的上午安排了一次彩排,演员到了七八成,很多人真的一等就是半个多小时,都很配合。”

每次的劳累和辛苦都能换来乡亲们的笑颜。今年“村晚”结束后,隔壁家的嫂子拉着她说,自己的女儿自从上台跳舞后,变得活泼多了,还主动要求明年继续上台表演。村里最普通的村民春林叔此前一直不受关注,自从登台“村晚”献唱后,成了村里的公众人物。

最欣慰

新动员近十名大学生参与筹备

筹备“村晚”三年,一切已井井有条,只有如何调动更多村里的年轻人参与着实让滕秀秀头疼了一番。原本村里的青年有个微信群,她就通过微信群鼓励他们加入,但响应者寥寥。

滕秀秀找同济大学的师妹聊困扰,这名发起“美丽乡愁”公益活动的师妹提到了症结:他们没有感受到村晚的意义。“我想到,为什么我们几名一开始就参与筹划的‘元老’积极性高,是因为在村晚结束后,我们会聊做这台村晚的原因,有什么意义。但对其他年轻大学生而言,他们缺少了这个过程,自然觉得参与与否并不重要。”

今年滕秀秀有意识地和其他大学生沟通,线上私聊,线下面对面聊,倾听他们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意。筹备期间还召开了一次大型策划会,让那些刚从外地求学归乡的大学生坐到一起,做自我介绍,谈“村晚”进展与问题,聊今后发展,“这样他们不仅仅是参加节目表演,而是真正参与到整个筹划中,责任感、使命感被激发了,积极性大增。”

今年“村晚”结束后,滕秀秀又召集他们聚餐,嗑瓜子吃糖果,从总结村晚聊到学习、聊生活,彼此之间成为了战友、朋友。对她个人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台让村民娱乐的联欢会,更是一个平台,村里的大学生因为这台村晚聚到一起,分享努力后的快乐。村里的孩子们有了表演的舞台,感受到成长的喜悦。更重要的是,由于乡村人口外流等因素,平时小村庄显得冷清,文化享受更少,这样一台热闹的“村晚”让乡村又有了活力与生机。

而滕秀秀,则和村里乡亲越来越亲切,对家乡越来越熟悉,这让学习、生活于他乡的游子最为满足,“小村于我而言很重要,那里是根,育我们成长,伴我们成人,乡里乡亲教会我质朴、学会勤劳,这台村晚,是我对家乡的感恩。希望明年能有其他大学生挑起重担。”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