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2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年名厨历时一年研发网红青团

奶香十足!味道真好!上市第一天就售出千盒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摄影报道

    新款网红青团引市民争相抢购。

风靡一时的杏花楼“网红青团”出新品了,那就是奶香十足的“鸡丝培根青团”!昨天第一天上市试水,便卖出了1000盒。记者了解到,这款青团由青年名厨徐璎俊足足研发了将近一年时间,研发时的出发点就是“西餐中做”,口感像“半凝固的奶油蘑菇汤”。

青年报记者 郭颖 摄影报道

口感像“半凝固的奶油蘑菇汤”

昨天下午,天公不作美,下着牛毛细雨,却依然无法阻挡粉丝们的脚步。下午3点多,青年报记者来到杏花楼福州路总店时,仍然有不少市民撑着雨伞排队买青团。“加10元,不用排队了。”一位年长的“黄牛”上前推销道,“5个人要排30分钟呢。”

店堂里,醒目地标注着“原创网红”“每盒50元”“每人限购4盒”等字样。“鸡丝培根青团”45元6个,比“咸蛋黄肉松青团”50元6个价格略低。事实上,“鸡丝培根青团”的原料里有笋、芝士、培根,成本不低,但是为了推新品,杏花楼方面还是把价格降了下来。

一盒盒青团出炉时,还是温热的,现场立刻引起了一阵阵“骚动”,“这多出来的两盒给我给我”,大多数消费者都“顶格”买4盒。

采访中,青年报记者发现,排队的“铁杆粉丝”并非个个都是自己食用,有不少是“代购”的。“这两天,我通过朋友圈已经卖掉了20多盒。”兼做“代购”杏花楼青团生意的郑小姐告诉青年报记者,“鸡丝培根青团”和“咸蛋黄肉松青团”她都卖75元一盒,不包邮,销量不错,由于“鸡丝培根青团”是新品,目前还是买“咸蛋黄肉松青团”的消费者居多,“只要保证有货,还是有生意的”。

在杏花楼二楼点心间内,聚集着10多位点心师,他们身穿工作服、戴着口罩正在紧锣密鼓地赶制新品青团。师傅们倒出一大板和好的淡绿色面团,揉面、摘面团,每个差不多大小的面团,都会放在小小的厨房秤上“过秤”,“鸡丝培根青团”的馅儿则摊放在不锈钢大盆里。

“为了控制好品质,每个批次的青团出炉,我们都要先试吃,现在看到吃青团都害怕了。”杏花楼总经理助理智静笑言,“我们把青团当成一个作品,这也是匠心的一种意境。”

青年报记者试吃后感觉“鸡丝培根青团”确实有一种吃了“半凝固的奶油蘑菇汤”的感觉,正如杏花楼方面描述的:咬第一口奶香十足,咬第二口鸡丝培根,咬第三口黄油蘑菇,咬第四口芝士醇香,咬第五口……没有了。

青年名厨历时近一年研发新品

此番研发出“鸡丝培根青团”的是杏花楼“75后”中国烹饪名师、中式烹调高级技师、长三角中国青年名厨徐璎俊。

“我们新品的馅儿里,主要包括鸡肉松、培根、笋丝、蘑菇、洋葱、特质酱料、芝士等成分。”小徐笑着告诉青年报记者,这款新品足足研发了将近一年时间,研发时的出发点就是“西餐中做”,新品要突出“新、奇、特”。

“世界上最有名的三种汤,分别是罗宋汤、冬荫功汤、奶油蘑菇汤,前两种口感或偏酸或偏辣,与青团面皮的清香不搭,只有奶油蘑菇汤最合适。”小徐介绍说,研发的过程中,也曾遇到过瓶颈。“当时觉得虽有味道,但还不浓郁,食材不够丰富,还差口气。于是,餐饮团队一起商量讨论,后来增加了蘑菇、笋丝和轻芝士。蘑菇是切块好还是切片好?用笋丝好还是笋丁好?轻芝士要做到有奶香而没有芝士臭臭的味道,也是用了几种芝士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试了将近几十次,最终才收获了理想的口感。”

说到“网红青团”的“鼻祖”,不得不提杏花楼另一位“75后”青年大师,他就是研发出“咸蛋黄肉松青团”的中西面点大师章吉泉。

三年前,“咸蛋黄肉松青团”由杏花楼点心部独家研发出来。初衷只是为了迎合南方人的口味,南方人都爱吃肉松,整只蛋黄放进去又太干,于是,想到了将蛋黄打碎。想让肉松好吃也不简单,这款青团混合了3种肉松。肉松分油酥型、肉粉型、太仓式肉松三种,前两种纤维短、口感油,而且难以塑形;太仓式肉松的纤维长、易塑形,但是口感偏柴、偏干。经过多次尝试,章吉泉最终采取了几种肉松“混搭”的方案,可以说,这是肉松中的“五花肉”。

据介绍,无论是“鸡丝培根青团”还是“咸蛋黄肉松青团”,皮子都是一样的。青团皮子鲜绿的颜色是在糯米中加入了天然的麦青汁,由于麦青汁具有时令性特点,因此青团只有在清明前后一段时间才能供应。哪天,杏花楼“网红青团”突然停售,就是因为麦青汁“落市了”。“我们要确保青团的口感和质量,所以青团只能随着麦青汁的落市而停售。”智静介绍说,他们青团销售的时间大约从2月底到4月中旬。

需要提醒的是,跟“咸蛋黄肉松青团”一样,“鸡丝培根青团”也采用了“防伪标签”,不仅保鲜盒上有杏花楼字样,每一个青团外面的保鲜膜上也贴有杏花楼LOGO的贴纸。

>>记者手记

“老字号”也要常换常新推陈出新

不得不说,作为一家百年“老字号”,杏花楼通过“网红青团”,俘获了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的心。

现代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老字号”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随着上海打响“四大品牌”,如何让“老字号”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改变理念,常换常新,才能让“老字号”焕发生机。

过去,青团口味单一,“老字号”主要将青团作为“祭祀食品”销售。这两年,上海“老字号”在青团口味上不断创新,形成竞争,逐步打开青团销售市场。

除了杏花楼,另一家“老字号”新雅,在腌笃鲜青团的基础上,今年也推出了两款新品青团:爆浆奶黄流沙青团和Q心奶香紫薯肉松青团。名字听上去就颇为年轻、时尚。

品种新、口感好,才能吸引更多顾客。杏花楼餐饮有菜肴、点心两个研发小组,食品厂还有一个研发小组。根据要求,每个小组每月必须研发出4-5个新品。“鸡丝培根青团”便是推陈出新的“年度巨献”。

这两年,新雅还对青团进行了包装设计。采用环保纸盒,增加有设计感的纸带,看上去很有质感,受到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同样,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杏花楼则线上线下联动,官网、APP齐上阵。年轻人没时间排队,杏花楼官网每天分时段限量“秒杀”,下单后,可于次日直接去杏花楼总店提货。

“老字号”不能仅仅作为记忆,更要创造记忆。20年之后,或许,那时的中年人会说,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和“鸡丝培根青团”是我的“童年记忆”。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