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5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四季第四期关注守规矩的重要性

孩子守规矩更需家长明辨是非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蔡国菊希望家长能给孩子一定的批评教育。青年报记者 吴恺 摄

当注重孩子个性发展而给予学习和生活上最大自由度时,家长是否忽略了教育孩子遵守规矩的重要性?日前,由团市委、市少工委联合主办的“让孩子们成长得更好”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四季第四期在崇明开讲,上海市崇明区实验中学校长蔡国菊给家长上了一课,如何让孩子成为守规矩的人。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why

孩子不守规矩与家长教育有关

约定好7点20分到校,孩子为何会迟到?没有做好作业,孩子为何要找其他借口?做作业时,孩子为何会偷偷拿出手机查询作业答案?蔡国菊说,这些孩子现在有了一个代名词——“熊孩子”。

“熊孩子”的表现,根源在家长的教育上。蔡国菊说起一个普遍的现象,孩子学走路时,磕磕碰碰不可避免,孩子摔倒后,祖辈总是喜欢拍拍把孩子绊倒的椅子或者地面,嘴上还会说:“都是这个椅子不好,这个地面不好,把我们宝宝绊倒了。”蔡国菊表示,祖辈这个举动,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我之所以会犯错都是别人造成的”的认识,不会从自身找原因。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会带来惊喜也带来难题。家长如何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合理,讲话是否正确,都需要家长明辨是非。还要给孩子必要的规矩,告诉他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蔡国菊还指出了很多家长一个误区,既认为,想给孩子一种朋友式的教育,所以在设规矩方面并未十分严厉。这种情况会导致,孩子进入青少年时期后不听从父母管教,只听学校的,“我总会和家长说,不是孩子只听我们的,而是因为在他小时候未给他养成一种尊重家长的意识,所以到现在想让孩子尊重你,确实有一定难度。”

how 

家长为孩子定下规矩须坚持执行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比教给孩子知识更重要,这也是家庭教育重中之重的工作。

立规矩是家长首先要做的事情,因为只有守规矩,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畅通无阻,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蔡国菊向家长分享了一个网络上的小例子。每天上学前的起床,尤其是冬季,当父母好几遍叫早换来的还是孩子赖在床上时,一位母亲这么与孩子约定:“我只叫你两次,如果你在我化好妆之后还不起床,错过了校车,那么你自己起床吃早餐,自己想办法去学校,我是不会送你的。”她这么说也这么做了,但让孩子自己去学校的路上还让孩子父亲悄悄跟着。在真正迟到三四次后,孩子就乖乖地准时起床了。

“从中也能看出,作为父母是为孩子定了这些规矩的,但是难点就在于如何坚持执行这些规矩,让规矩发挥在孩子的身上。作为家长,持怎样的态度及标准,会影响到孩子能否成为一个明辨是非的人。”

当孩子想挑战不守规矩,蔡国菊很反对这时候家长对孩子进行打骂,因为双方都处在情绪之中,处理不好问题,“当孩子死缠烂打不守规矩时,家长可以静静等待,让孩子的心情平静下来。等到他平静之后,家长再告诉孩子为什么不允许提,为什么不允许做,我相信平静下来后,孩子是能够接受家长给出的建议。”

future

有赏有罚助力孩子积极成长

蔡国菊觉得,家庭要有明确的家规,家长给孩子立规矩时,需要注意自己的语气,肯定式的语气远比商量的语气更有力度。

对于守规矩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但奖励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蔡国菊记得学校里有一名女生,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于是在七年级的暑假,父母奖励了一台电脑。就因为这台电脑,导致女生八年级开学后成绩直线下降,究其原因,原来是女生沉迷于网络世界中,家长也没规定她一天使用电脑的时间。“所以对孩子的奖励也要恰当,需适合孩子年龄,帮助其成长。”

而不守规矩是必须承担后果的,蔡国菊希望家长能给孩子一定的批评教育。她表示,守规则是人生活的基本道德标准,遵守规则的生活会节约孩子成长的成本,会使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在心理、精神甚至体态上有尊严的成人。“作为家长,行为举止、家庭氛围,和生活中给孩子的点滴教育,都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讲座最后,蔡国菊也对于正处于小升初阶段的孩子,给出了五点教育建议: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让孩子科学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广泛的阅读兴趣。

据悉,名校长公益大讲堂第四季最后一讲将走进奉贤,实现全市各区全覆盖。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