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0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长三角高校“新时代·中国说” 大学生讲师邀请赛在上海举行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在过去,做胃镜是很痛苦的事,现在多了一个更为轻松的选择,只需吞服一颗小小的胶囊机器人,15分钟精确无死角,无创无痛无交叉感染”。演讲台上,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中国说”的大学生讲师们如数家珍地介绍到,“这就是全球首个应用于临床的磁控胶囊胃镜机器人。除了这,我们还历时15年,研制出误差控制在微米级别的‘Firehawk火鹰——全球首个药物靶向洗脱支架系统’;历时10年,研制出8立方厘米的‘Rega心系列起搏器’,只有1/6个鸡蛋大小。是什么让中国的医疗器械实现质的飞跃?对细节的追求、对创新的坚持、对服务人类健康生命的信念!”

3日上午,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上海市教委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东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6所高校协办的长三角地区高校“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邀请赛决赛在上海理工大学大礼堂顺利举行。7所高校的大学生讲师团队通过竞讲的方式角逐大学生讲师席位,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真实事迹和生动讲述引领和教育学生。下一步,还将围绕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组织部分优秀大学生讲师团成员赴中小学和社区,把专业里的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传递出去,鼓励大家敢于担当,勇于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而不懈奋斗。

从行业到专业,从需求到创新,从问题到办法,从挑战到应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有着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和家国情怀。当这些和国家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息息相关的纺织工艺、化学工程、生物医学、航空运输等专业与思政教育联系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当大学生从学习者变为授业者,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新时代·中国说”大学生讲师们给出了精彩回答。他们有的从专业价值出发,挖掘出专业的美;有的从专业发展出发,绘制出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演变历程;有的则从专业贡献出发,展现出专业给这个时代带来的伟大成就。

在比赛的准备过程中,来自三省一市7所高校的大学生讲师们,与专业教师、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组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体,从构思、定题、收集资料,到表现形式、队内配合,再到每一次试讲,各个环节精益求精。通过这种全员的精准指导和相互协作,专业与思政得到深度融合,“三全育人”途径得到创新发展。来自东华大学纺织专业的乔悦同学表示,“我们就像一个备赛联盟,在讨论交流中,一次次修改方案,一遍遍推倒重来,最后才有今天的收获。”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瑶梅谈到,“这给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从专业入手,让思政教育变得生动可感。”而专业教师张晓东则认为,“原来在专业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还包含着专业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感受到国家进步和社会发展。”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向新时代青年发出“永久奋斗”的号召,勉励大家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面对新的奋斗目标和时代召唤,在大学生讲师邀请赛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勉励同学们:“要充分展示自我,做到知行合一,锤炼干事本领,坚定理想信念,让自身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不负时代、不负青春。”她表示,“今天的活动,不仅是深化‘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举措,也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有益尝试,更是促进长三角地区教育一体化发展的组成部分。希望以此为契机,‘三省一市’各高校能够加强协同协作,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领域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携手打造亚太地区教育新高地。”

经过激烈的角逐,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中国说”团队、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轨道交通中国说”团队、南京工业大学“点亮绿色未来,做新时代追梦人”团队获得本次邀请赛的一等奖。此外,还有39位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