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大学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6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以载道,复旦老教授开启教书育人的“第二课堂”

40多年他给学生写了千封信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叶老习惯了和学生书信交流。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在被互联网裹挟的信息世界里,信笺的味道你还记得吗?

整整一千封,这是叶春华老师写给学生的信件数目。每年,叶春华老师家中来访的客人,最多的是学生;收到的信件中,最多的是学生;逢年过节,赠贺卡送祝福的还是学生。“文以载道”,信亦载道。如果说,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阵地,那么,信笺已然成叶春华教书育人的“第二课堂”,亦是教书育人的珍贵书札。26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周年院庆即将到来之际,复旦新闻学院名师叶春华教授与学生的书信选编《千封信笺载师道》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并在复旦新闻学院举行首发式。

叶春华老师写给学生的信,均按照时间和姓名分门别类归进不同颜色的文件夹里,有些信纸已然发黄。打开其中几封,字数少的几百字,多则四五千字。虽是手写,却也整齐划一,少有修改的痕迹。

这些信中,有些是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有些则是为他们所写的文章及编排的版面提意见。回信时,叶老师时常会先打底稿,再反复修改。一次写不完的信件,就分几天写。有些信件明明写完了,隔几天又想到什么新的内容,便重新誊抄一遍补充进去。

他曾经4次去信,为一位毕业生所办的一个专题版面出谋划策,手稿逾两万字;他也亲手替学生整理素材,将万字的办报心得装订成册;他与求知若渴的姐妹,以及她们身为矿工的父亲长期保持着书信往来,勉励姐妹身处陋室,志在四方;他还不忘奋战在一线的猫耳洞战士,为他们寄去了自己和爱人撰写的《新闻业务基础》教材,帮助战士们撰写烽火中的英雄事迹……

像这样的信,有千封之多。一千封信,无法一并诠释。但字里行间无一不透着一位师长放不下的惦念、忍不住的关怀、心比心的思忖。叶春华教授的品格和他的那份身体力行,犹如一股清流汇入校园,温润滋养了莘莘学子。

叶春华深知,有太多的学生,等待着有人去发现、去栽培,指引其道路。因此,他从不吝惜给任何一位愿意认真学习的学生,最热切、最善意的帮助。

对此,叶春华老师的夫人连金禾感叹,回眸先生叶春华与学生通信的前前后后,那情景犹如一个个难忘的电影镜头,不时在脑海里滚动播放。“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达40多年的执教生涯里,他收到学生的来信多,回信也多。但他究竟给学生写了多少信,我到2007年年底才知道。记得那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们正坐在沙发上收看电视转播的足球比赛,他突然神秘兮兮地给我出了一道考题:‘你猜猜,我40多年来一共给学生写了多少信?’我连猜了三次,他都说不对。后来,他伸出食指说:‘一千封啦!’”无限喜悦之情写在脸上。

连金禾说:“凡是收到的信,不论是在校生、毕业生,还是新闻一线的记者编辑、新闻爱好者,抑或是中学母校的小校友和学生家长写的,他都妥为保存。他通常是摊开信笺,用回形针把信封和信夹在一起。有些信他认为格外有意义的,会在信封上画个五角星,或打个勾,有的还写了内容提要。凡是写过回信的,他就在信封上注明某年某月某日已复,有些还留有底稿或复印件。打开这些尘封已久的信件,信纸已泛黄变脆,有些回形针已是锈迹斑斑。”

曾有人问起,叶老师为什么要给学生写那么多信?连金禾根据对他几十年的观察和了解,归纳出三个原因:把师生通信看做是师生交流和互动的一个重要途径;把师生通信作为增进师生情谊、建立师友情的一个重要载体;把通信当作为广大新闻爱好者、报社记者编辑、中学生等提供帮助和服务的一座桥梁。

信札里的故事

茶叶蛋里的师友情

1984年4月1日,叶老师不会忘记那一顿午餐。那顿午餐永远烙在了脑海里。在40多年漫漫执教岁月里,也是学生用爱,感动和激励着叶老师的40年。

那年春天,应安徽大学邀请,叶老师为当时的新闻毕业班上课。这个班较为特殊,同学皆是从高考落榜的学生中择优录取的。自卑与低人一等的心理阴霾,萦绕在学生心头。

叶老师与一名青年教师搭档,负责给同学上《报纸编辑》课。课毕,叶老师合上讲义准备离开,却发现同学们都坐着没动,也没有人走出教室。

原来那天,是叶老师最后一次给新闻班上课,第二天一早他就要回上海。叶老师心里明白,对于那个班的同学来说,这一别,或许就是永远。

感动,不舍,甚至还有些歉意,复杂而细腻的情绪交织在一起:如果能再多教些东西给他们就好了,如果能再多些时间陪伴就好了。

晚上9点,叶老师回到招待所。传达室的同志告诉他,有位学生来找过他,还留下了一个蓝色的小包。叶老师接过小包,里面是一个用厚报纸包裹的塑料袋。袋里装着10枚刚煮好的茶叶蛋,还冒着热气。小包里有一封信,是一位学生所写:

“你带给我们的是一把开锁的钥匙;一颗真挚的心;一种高尚的师爱。所以你赢得我们一致的尊敬。我们班在学校是个遭人贬低、辱骂的集体……而你和其他来兼课的外校老师,却这样热情地鼓励我们去奋斗、去拼搏,这能不使我们震动吗?明天上午我们还要上课,不能给你送行,请你原谅。但明天早晨八点钟的时候,我们将用我们的心为你送行。所送之物,代表一个学生的小小心意,用它作一顿旅途中餐吧!”

(学生,写于1984年3月31日)

学生成长路上的伯乐

在叶春华老师83岁到来之际,他提笔给学生李蓉写了一封特别的信。这封信里,附着一份手抄材料。

一连3天,叶老师伏在案头,一副老花眼镜、一支钢笔,将5页草稿中的潦草字和杂乱符号等一一辨认、更正、誊抄。

就这样,一份21年前记录着叶老师与学生李蓉探讨业务的旧札记,被重新唤醒。这份材料,不仅梳理归纳了当年,叶老师对学生李蓉评报札记的详细点评,亦忠实记录了一位教师对爱徒近乎苛刻的新闻实务训练。

学生时代,李蓉作为班上的尖子生,深得叶老师器重。在他的组织下,李蓉成为“三人评报小组”中的一员。评报小组由叶老师亲手组建,主要任务是点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大报报道,撰写读报笔记。

学生写,老师评。叶春华老师是李蓉人生成长路途上,不可或缺的一位“伯乐”。现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的李蓉,曾在毕业之际深情回忆了这段难忘的经历:

“四年来,复旦最值得我留恋的便是与您的这份浓浓的师生情谊。您对我一生的影响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深深地敬重您,因为您让我真正明白了做人之道;深深地祝福您,因为您是最值得学生为您祝福的。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在心底里说:谢谢您,叶老师。”

(李蓉,写于1993年6月)

>>人物简介

叶春华,1929年出生,浙江黄岩人。1951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55年毕业即留校任教,前后40年。曾任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等职务。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