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7月17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文物修复和学历有关吗?

从事文物修复 可以英雄不问出处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故宫的老师傅也并非个个名牌大学毕业。

故宫博物院故宫学院院长单霁翔前天在北京演讲时透露,鉴于《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之后,报考故宫文物修复师的人大幅度增加,他们已经将报考门槛提高到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不小的争议。有的人认为,文物修复水准和学历无关,但也有人认为,学历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门槛。青年报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其实现在全国有名的文物修复师大都并非出自于名牌大学,有的甚至并不是大学生。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故宫规定报考文物修复师须名牌大学硕士以上

单霁翔的这番说法是几天前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上透露的。他说,自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之后,青年人当文物修复师的热情被点燃了。每年报考到故宫来修文物的年轻人迅速增长,今年招了88名新员工,4万多人报名,经过抬高门槛,名牌大学硕士以上才能报名,最终17000人参加了考试。

单霁翔退休前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其实他的这番言论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也已经表达过,可见并非空穴来风。可是,故宫对文物修复师设置名牌大学硕士以上的入职门槛还是引起了不小的热议。有网友说,文物修复是“眼界活,手艺活”,这都不是单凭学历就能弥补的。“样式雷后人和蒯氏后人要来故宫,没有高学历,就是有家传本事,故宫到底收不收?”样式雷和蒯氏都是著名的皇家宫殿营造家族,他们当然都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的。

当然,也有人对故宫的这道门槛表示理解,认为文物修复和其他修复并不同,很多时候修坏了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更何况修的是故宫文物,很多都是国宝级别的。所以在修复文物的时候,不仅要技艺娴熟,而且还要了解历史,是著名的匠人,又是理论上的学者,所以要求名牌大学硕士以上学历并没有什么问题。

创新能力是文物修复师最重要的素养

故宫的这个“名牌大学硕士以上”的入职门槛并没有说得很明确。什么是名牌大学?是985,还是211,抑或是双一流?这显然还是一个问题,毕竟不同层级的名牌大学,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过青年报记者在对《我在故宫修文物》里出现的文物修复师进行梳理时发现,真正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几乎是没有的,很多甚至于入职故宫时都不是大学生。就拿不久前刚刚去世的故宫摹印师沈伟来说,他的技艺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1983年从国家文物局和鼓楼中学合办的“文物班”毕业,进入故宫做青铜器复制,后来拜在故宫博物院摹印的开创者金禹民的弟子刘玉门下。应该说,沈伟在进故宫时连大学学历都没有。

青年报记者在对全国文物修复师的学历状况进行了解时注意到,老一辈的文物修复师普遍学历比较低,70后和80后文物修复师的学历逐年升高。像沈伟这样的修复师三十多年前能够入职故宫,现在未必可以,这其实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当放眼全国文物修复界,即便学历门槛有所提高,但也远没有到必须是名牌大学硕士以上的地步。

比如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的中青年一代文物修复师,有很多就是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这样的专业艺术类院校。当然,近年也引进了一些硕士,甚至有国外著名文物修复院校毕业的海归,但是人数并不算多。

著名的青铜器修复专家张光敏对青年报记者说,他并不认为文物修复的技艺与学历有太大的关系。修复技艺是一个实践积累的过程,绝对不是坐在名牌大学的课堂里就能够学会的。同时,他指出,现在的青年一代修复师相比老一辈,对高科技修复手法的掌握确实比较快,比如3D打印,文物化学成分的鉴定等等,但没有发现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这方面就比其他院校毕业生要敏锐,有更多的优势。“文物修复要发展还是要靠创新,创新能力是一个修复师的基本素养。但是创新也需要有实践和学识积累。”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