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海上危险品逃不过她的“火眼金睛”

陈维:80后海事界“女福尔摩斯”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陈维在工作中。受访者供图

在封闭的集装箱面前,她让瞒报的危险物品原形毕露;她首创的船载危险货物开箱查验,写入了国务院行政法规;以她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了全国海事领域的“黄埔军校”,培养了一批批专业骨干。这位身材娇小的“80后”,在海事界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女福尔摩斯”。

青年报记者 刘晶晶

陈维带领其团队先后共查获779起涉及1235TEU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查实率高达86.7%。

船舶排放控制政策实施以来,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上海、江苏和浙江监测的二氧化硫浓度同比下降25%、18%和17%。

外贸危险货物集装箱开箱查验第一人

“你们这些锂电池不能作为普通货物随箱出境。”7月25日中午,在浦东新区外高桥一期码头普通货物查验场,上海浦东海事局危防中心主任陈维和同事正在对一个集装箱进行开箱查验,前期通过新开发的船载外贸集装箱危险货物预检系统中的数据比对,执法人员怀疑其中装有锂电池,但货主并未办理污染危害性货物申报。经开箱后确认,里面果然有锂电池。

虽然已是我国外贸危险货物集装箱开箱查验第一人,但陈维的谨慎仔细一如既往。“我的工作就是从集装箱中查出谎报瞒报的危险品,保证每一个经手查验的集装箱都是安全的。”陈维说。她所在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是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列港,她日常的工作重点就是监管查验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排除安全隐患。

自从2002年进入海事系统以来,陈维长期扎根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和船舶防污染管理一线。在封闭而巨大的集装箱里,如何精准有效地找到可疑危险品呢?善于思考的陈维发现,船舶公司的订舱系统中记录了所有从上海港出口的货物信息,于是她就从一个个商品名、型号、俗称当中细细辨别货品成分,还敏锐地识破了有些货主故意增减或改变字母顺序的伎俩。

2005年4月,陈维通过对300多万条货物信息的层层过滤,锁定了存在违法出运嫌疑的目标箱,查获了第一起谎报瞒报案件,成为我国外贸危险货物集装箱开箱查验第一人。

至今已查获近800起危险货物案件

在那之后,一套由陈维独创的确定目标箱、现场查验、行政调查的“三步开箱查验法”在全国海事系统推广开来,对谎报瞒报的违法行为给予有力的打击震慑,有效保障了船舶航行安全。

多年来,陈维通过对重点船舶、重点品名、重点单位和重点时段的规律性分析和总结,练就了“火眼金睛”,至今,陈维带领其团队先后共查获779起涉及1235TEU集装箱危险货物谎报瞒报案件,查实率高达86.7%,为保卫环境清洁立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成绩面前,陈维没有止步。她认为只有将集装箱危险品运输纳入法治化管理,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好水上交通运输安全。为此,她积极参与危险货物集装箱安全监管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制定,主持起草《船载危险货物申报员和集装箱装箱现场检查员管理办法》,主持修订《海运危险货物集装箱装箱安全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陈维还形成了一系列科学规范的集装箱危险品执法方法,并由点及面推向全国,提升了我国集装箱危险货物监管执法的整体效能。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据介绍,全球80%货物通过海洋运输完成,但船舶发动机造成的大气污染也给海洋、港口、城市环境带来了威胁。

2016年4月1日起,上海市率先启动长三角核心港口船舶排放控制工作。

陈维探索实施的“固定点初查—无人机核查—上船实查”的船舶尾气监测检查流程,实现对港区大气质量实时监测及可疑船舶目标追踪的监测监控,为排放控制区监管提供智能化、现代化科技保障。船舶排放控制政策实施以来,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上海、江苏和浙江监测的二氧化硫浓度同比下降25%、18%和17%。

2010年,由陈维领衔的全国海事系统首家劳模工作室——陈维海事危防监管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在陈维的带领下,陈维工作室先后走出了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直属海事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一批海事优秀青年,已有500余名危防专业人才在工作室接受培训,更带动了一大批陈维式专业人才团队的建立。

在参加完党的十九次代表大会后,陈维深入一线向基层海事工作者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她曾深有感触地对大家说:“海事人都应牢牢记住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话——‘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