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发现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8月0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折叠空间 偶遇时间

复旦志达书店:一扇门后两个世界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剑平

明明是一家书店,推开左边的玻璃门你会走进轻松明快的通识书店,但推开右边的铁门却步入了古色古香的文史哲书店。一家书店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两副面孔”?科技与未来,人文与情怀,都在复旦校园旁的志达书店里呈现。

青年报见习记者 陈嘉音

线上逆袭  自带科技基因的隐市大侠

据罗红介绍,他们夫妇二人与书结缘已经快二十年了。2001年,还是大四学生的他们,就租下了复旦大学一家旧书店的一面书架开始卖书。现在经营的志达书店于2004年开张。面积从一开始的400平米,压缩到200平米,再到94平米。国权路上原本的十几家书店也只剩了三家。

作为最早转型的一批书店,志达网上书店“逆袭成功”。单说志达书店可能业内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但其网上书店——悦悦图书,在业内小有名气。据了解,悦悦图书是淘宝网第一家五皇冠书店,属于天猫图书类目专营店前五大卖家。

“在618大促的统计中,我们在图书类的销量排到了全国的前列。”罗红颇有些骄傲地说道。仿佛小说中隐于市的大侠,这家小小的书店,在网上上架图书品种超过70000种,背后有300多家出版机构作为供应商。

如今,这位大侠还自带“黑科技”,成为了国内首家智慧型未来书店。“在2017年,我们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新闻看到天猫‘无人超市’的概念,马上就觉得这个其实也可以将其沿用到自己的书店。”这一次尝试,非常具有前瞻性。

那么,未来书店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记者看到,在志达书店的入口,顾客可以对着机器“刷脸”绑定支付宝账号,开通免密支付。书架上每本书后面都贴着RFID签,是这本书唯一的ID。当选好图书,走到结算区时,不论将书拿在手里,还是放在包里,扫描设备都可以捕捉这个RFID签,自动识别商品数量、价格以及对应的优惠信息,拿书出门的同时即可实现无感支付。

不用录入、不用登记,甚至不用扫码,把书揣在兜里就能自动付钱,这种黑科技令第一次接触到未来书店的一众新青年目瞪口呆。

不过在入口处收银台,这家未来书店依然保留了二维码支付和传统的收银通道。“无人销售只是我们的尝试之一,消费者如果不肯接受免密支付或刷脸支付,也可以使用二维码支付,小朋友和老年人也可以通过收银员买书。”书店的营业员这样说道。

向左向右  一家书店的“两副面孔”

在志达书店的两扇门上,你会看到两句话——一句来自希尔弗斯坦图文童谣集的节选:“我问斑马,你是黑条纹的白马还是白条纹的黑马?”;另一句是艾柯的“这个世界充满我们没读过,却几乎无所不知的书”。在某种程度上,这两句话是志达书店的真实写照。

志达书店于2004年开业,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国权路上。往北是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周边有复旦大学的体育馆、出版社、经管学院和生活区,还有复旦附属的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不同层次的读者在这里交汇。

在规划时,店主夫妇产生了分歧。女主人罗红想做成一家通识书店。复旦旁边既有生活区,也有中学和小学,不仅受众广泛,也可以举办线下阅读活动。但是,她的先生放不下人文情结,希望做一个文史哲书店。

两种风格的巧妙共生来自于一群爱书之人的一拍即合。罗红回忆道:“当初我们在找设计师时,特别提出需要一位对书店有情怀的。”后来,设计师庄慎提出了一家书店两种调性的设计,获得了夫妻二人的赞同。

根据两边书店的属性,设计师特意选择了不同的氛围。站在志达书店门口,左边的玻璃门连接着“通识书店”,抬眼望去轻松明快的白色让人眼前一亮。笔直的通道尽头是一个比较方正的空间,四周书架紧贴墙体,形成一个被书墙包围的活动场所。平时空间内随意地放置一些彩色的懒人椅供读者休憩阅读,有活动时则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重新布置空间。但当你打开右边的铁门,迎面而来的则是一种安静沉稳之感,深灰色调书架会将你包围起来。进门后中间设置一个倒三角形的橙色收银台,把两个书店的入口左右分开。这个三角收银台与外立面材质一样,但颜色对比强烈,富有戏剧性。

创始人罗红告诉记者,这个灵感还来源于一本科幻小说,“为什么书店不能有两个空间共存呢?”

采访当日,一位女生举着手机,拍摄了从入口走到出口的视频。只见她进门后从明亮的通识书店再沿着蜿蜒的书架走入深沉的文史哲书店,感慨道:“这家书店像个迷宫,太有意思了。”

连接你我  精神栖居的对话空间

“无论是读者、作者还是书店负责人,我们身上都有一个相同的标签——读书人。”在罗红看来,书店是读书人之间的一种多元连接:读者和作者,读者和书店,作者和书店都是一种有机的共存体。正是因为这样的书店理念,才诞生了一扇门背后两个世界的独特设计,才使得“深阅读”和“浅阅读”的阅读者在同一个空间里偶遇、折叠。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中学英语老师。她是这里的读者,在高考前,她主动找到我们,希望办一场公益讲座。”得知此事的罗红顿觉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就是我们开书店的初衷,我们想建立一种多对多的连接,让阅读打开世界。”

从计算机系毕业的她,最近一年都在中文系听课,她反复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补课是为了让这份工作有更好的提升。”罗红坦言,“运营书店的困难之一就在于如何GET读者的点,因为读者的口味、需求永远都在变化,我们依然在摸索的过程中。”

目前,志达书店已经举办过200多场线下活动,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得到数据上的沉淀和指导。这也是一名理工科出生的“读书人”特有的思维视角。

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打破了各种传媒之间的界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习惯也随之改变。对于像志达书店这种处于转型期的实体书店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种挑战。

志达书店“线上+线下”“人文+通识”的转型深受附近师生、居民的欢迎。“新奇”“颜值高”“书多”“活动丰富”是受访顾客眼中这家书店最大的特点。罗红告诉记者:“无论是运营新媒体平台、转型线上销售还是开设未来书店,我们做的永远都是一件事,那就是尽量满足顾客的需求。”

从复旦本部通向南区的路上,鹿鸣书店、经世书局、志达书店连成一线,为复旦学子和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精神的栖居地。有时,路过的母子或者同学几人会被门上的“斑马之辩”吸引,讨论着走进志达书店。这时,一条看不见的线在他们身上连结。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