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青年发现

上一版   

 

2019年08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对话

听陈子善教授讲“象牙塔里的书店精神”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本报讯 “大学,大学,在它的周边一定要有书店”,这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陈子善教授一直念叨的一句话。青年报记者就此对话陈子善教授,听他说一说他认为的“象牙塔里的书店精神”。

记者:您为什么一直坚持“大学,大学,在它的周边一定要有书店”?

陈子善:书店和图书馆都是营造阅读氛围,培养阅读习惯的最好场所。大学是高等学府,周边有书店才与大学的精神、气质更相符。校内师生能便捷地寻找学习资料、进行知识补给、打开视野,都是需要周边有书店这样一个场所的存在、激发和塑造。很多高校老师的学术著作也可以在周边书店陈列展示,让更多师生看见和选择,这亦是一种信息、知识的提供和展示,人与人开展交流和分享的园地。

当下的书店也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基本上都是复合式经营,不仅仅是个单纯买书的地方,更是有咖啡、美景、休闲的区域,这些都是可以聚集人气的加分项。我有时看到,有些人仅仅是在休闲区带着电脑做自己的事,但这也是好的,既比寝室环境舒畅,更因为周边有书的环绕,而让人多了充实感。我相信,对知识的敬畏才会有对知识的渴求。

记者:对于前几年实体书店迅速萎缩甚至大学附近都不再有书店时,您的心情是怎样的?

陈子善:肯定是十分遗憾的。大学周边没有书店,是很难想象的事。你到一些国外去,哪怕再小的大学,周边总有书店,有的甚至是坐拥整条书店街。这也让我想起,我们华东师大的后街曾经也有许多书店扎堆,这样一种景观和原生活力,让人心动和怀念。

但我也还是乐观的,我总觉得,还是有许多人喜欢书店,有人喜欢就有再生的希望,还是会“前赴后继”地开出来吧。

记者:如今,大学实体书店开始复苏,教育部最新通知更是明确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实体书店,您觉得这个消息振奋人心吗?

陈子善:消息是好,但要在落地上避免简单“一刀切”,而是要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和水平,针对各个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和师生实际需求入手,这才是题中应有之意。

比如,现在有些大学出版社社办书店就很有特色,是大学以及出版社学术特色和水平展示的一个窗口,如果这样的书店在专业性的高校周边,对于提升大学本身影响力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所以,理论上来讲,各个大学都应该在周边有各种各样的书店,新书店,旧书店,新书和旧书混合经营的书店,或者说专业性的书店,但实际上现在更缺少的是专业性的书店,尤其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大学。如果我们的音乐学院附近有专业的音乐书店、戏剧学院周边有专门以戏剧为主打的书店,就会很有特色。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