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都市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06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第四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完赛

文化创意带动乡村设计“活起来”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新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现场。

    颁奖现场进行大赛选手作品展。

    3D木艺音乐盒获得了文创产品类一等奖。

    手工皮雕创意手包获得了文创产品类二等奖。

    本版图片 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创新赋予城市活力。日前,“新青年·新设季”新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暨第四届“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的获奖结果在“上海设计之都活动周”上海展览中心主会场揭晓。

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指导,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人民政府、青年报社和上海市青年创意人才协会共同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场镇文化服务中心、上海新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大赛为想赋予创意以价值、想对这个时代发声的青年搭建了一个深入古镇实地调研、有机传承和创新当地文化的良好平台。

颁奖典礼现场,青年设计师和行业大咖进行了以“如何用文创产业推动古镇成为年轻人创业的幸福‘新场’”为主题的专题论坛,集合专家和意见领袖的智慧,以交流为纽带,通过论坛形式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建言献策。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现代设计嫁接传统文化青年让文创设计“活起来”

本次大赛包含文创产品设计和微更新方案设计两部分内容。其中,以新场古镇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基本元素设计的新场文旅伴手礼还在现场进行部分实物作品的展览展示。参赛者都力图用现代设计嫁接传统文化,融合非遗元素,体现古镇的丰厚文化底蕴。

伴随着悠远的音乐声,木质小船在古镇的桥梁牌楼背景下向前划去。木质音乐盒上,洪福桥、石狮子、“三世二品”牌坊成为立体的背景,将新场镇的特色风景呈现出来。

来自艺术浦东(上海)艺术品有限公司的杨哲轩设计师所做的3D木艺音乐盒获得了文创产品类一等奖,获得不少评委点赞。融入新场镇当地特色桃花元素的手工皮雕创意手包获得二等奖。卡通猫咪兄妹“新新”“场场”项目拿下了该类别的三等奖。“我们想通过猫咪形象、玩偶和卡通动漫来打造一系列受年轻人喜爱的文创IP,进一步吸引年轻的游客前来浦东新区新场镇参与文化艺术活动,体验古镇的“逸”生活。”“新新”“场场”设计团队的负责人林彦君如是说,该设计团队成员目前都是上戏艺术管理专业的学生。

比赛的第二部分内容是对预先选定的新场镇3个村落的村头进行微更新方案设计,要求设计具有较高的可落地实施性。对乡村的村头设计,也需满足村庄现状和村民需求,体现每个村的历史风貌和人文特色。

村头改造对不少参与比赛的选手来说是一件具有较高实践度的事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研究生在读学生金楚凡介绍说,在设计前期,团队多次实地调研,结合当地的村庄历史文化、风情民俗进行设计,最终获得了微更新类三等奖。

95后成为参与主力军引领更多青年关注街镇社区

此次比赛自今年4月底启动。参与的主体是青年大学生。据统计,本届大赛共吸引了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东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14家设计院校,近300名专业设计师和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在近四个月的作品征集期,主办方共收到128件设计作品。微更新方案66件,文创产品方案62件,除了18件设计师作品外,多数为95后大学生的作品。据介绍,大赛评选分为初评、终评和网络投票三轮。初评评委团队由高校设计院校专业老师组成,终评评委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协同中心运营总监章莉莉,上海知名策展人苏冰,上海设计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何炯以及新场镇相关领导等组成。

主办方之一,青年报社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顺应青年需求和时代召唤,媒体也希望通过举办类似的创意活动,引领更多青年关注街镇社区的更新和文化建设。在评委苏冰看来,青年报社在比赛前邀请了选手们到新场镇参观考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设计师在实地走访、调研后,对文创作品有了更多的体悟”。他对终评环节,很多学生带去的实物作品印象深刻,这让他在评选现场更感觉像是在看青年设计大秀。

评委何炯也向青年设计师提出希望大家能在未来有更全面职业担当的期望,这包括对消费者的洞悉、对产品成本的控制,以及结合营销推广方式的多重演绎:“而青年设计师也应在实践中更充分地理解当下对设计的定义,它应包含设计驱动创新,设计助力商业成功和设计创造美好生活。”

据悉,获奖的参赛者不仅将获得奖状和奖金,其作品也在2019年上海设计周上进行展览,引导更多市民关注古镇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汇聚沪上新青年智慧用创新设计传递传统文化之美

文创产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学融入生活中。二等奖作品《皮雕土布产品》将新场古镇的传统工艺——土布工艺和皮雕工艺结合,皮面上雕刻桃花元素,采用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来上色。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2018级汪一鸣同学这次设计了皮雕手提包、墨镜盒、挎包等文创产品。皮雕对不少人来说可能听起来新奇。汪一鸣介绍说,皮雕是将没有加工过的皮料加水软化,再通过定型染色上光打蜡呈现出各样花式。根据当下的时代潮流,从桃花元素的选择到包包的款式设计,都由团队成员合作完成。在汪一鸣团队获得二等奖的产品中,皮制品上“绽放”出的淡粉色桃花具有凹凸有致的质感。背包等产品又结合土布,呈现出来的产品古色古香。

“‘新青年·新设计’新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聚合了上海新青年的智慧,带着对中国传统工艺和文化的热爱。”评委之一——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章莉莉表示,比赛聚合创新设计专业力量,从文创开发和环境建设两方面入手,为上海新场古镇提供创意资源,培养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和超强行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青年报社已取得了连续四年举办“模样”上海青年创意大赛的经验,此次比赛过程中更加入了线上评选环节。经过网上投票,来自华东理工大学学生团队的《竹萃祝桥》项目获得了最多数量的支持,一举拿到网络人气奖。他们的项目也在微更新类中获得了一等奖。上海商学院2017级叶琳莉此次带着《众生安康》作品获得了微更新类二等奖。三等奖作品是《龙卷风广场设计改造》。设计者通过加强入口设计和强调空间轴线来提升广场吸引力和空间体验,结合当地的纪念碑主体,对当地绿化景观再设计。

[头脑风暴]

文创产业推动古镇成

颁奖典礼现场,青年设计师和行业大咖还进行了以“如何用文创产业推动古镇成为年轻人创业的幸福‘新场’”为主题的专题论坛,集合专家和意见领袖的智慧,以交流为纽带,通过论坛形式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建言献策。

“我此次作为评委感受到了选手的奇思妙想。”苏冰在论坛环节中表示,设计古镇文创产品需要更用心、更切合现实情况的设计思路,更需要青年主动观察,主动思考,主动设计。“我们作为‘过来人’,更建议青年设计师们懂生活,热爱生活。”论坛主持人——拥爱设计公益计划梁靖如此建议。

“古镇是文化遗产,是乡愁情怀,古镇旅游也是各有千秋,文创给古镇带来了时尚气息,聚拢很多人气,吸引年轻人前来,文旅成了人们近郊旅游的考虑点之一。”上海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老师储艳洁此次在论坛上也分享了她与青年团队获得了团队奖后的感受,“此次我们学院共选拔了数十个项目参赛。学生通过参与项目,有了更务实的出发点。此外,教学结合设计实践很有意义,希望以后的竞赛过程中,能通过实地考察、讲座、专家设计交流指导等交流活动来深入开展设计实践,也希望能有更深入具体、长期的设计项目带入教学实践中。”

青年是文化传承与创新创造的重要群体。在论坛中,喜壤文旅创始人王峰还建议,希望年轻人带着思考,带着问题到乡村中去多走访多沟通,有时间甚至要驻扎在当地,这样才能更了解当地文化,创作出真正属于地域的产品。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