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青年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09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篆刻、活字、编织、3D打印

大学生“手书中国”向祖国送祝福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大学生通过不同形式向祖国送上祝福。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一字一世界,一笔写人生,横竖撇捺是故事,平平仄仄话中国!最近,同济大学正在线上线下同步开展“手书中国 青春告白”主题活动,通过不同形式向祖国送上祝福。记者注意到,篆刻、活字、编织、3D打印都用上啦。

青年报记者 刘昕璐

大学学子创意书写“中国”二字

有国才有家,“中国”两字始终是我们最自豪的底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同济人齐齐表白祖国,千言万语汇成一句:我爱你,中国!

篆刻之美在于方寸间见大世界。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瑞琪同学在刘辉老师的帮助下,一笔一刀轻轻刻下了她的名字——“中国”。他希望通过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刻下对祖国的满腔热爱,祝愿祖国越来越好。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同学们在陶艺课上,在阴佳老师和田唯佳老师的启发下,他们以“中国”为主题创造了很多精品。如,将活字印刷术融入“中国”,通过中国结的编织手法“写”出“中国”等等。作品里都蕴藏着很多珍贵的文化精髓,同济师生以最深的情感向祖国告白。

陶艺课上,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硕士一年级学生毛瀚章的整个作品以镜面为底面,“中”字由陶土的上半部分和倒映在镜子中的部分共同构成,象征着中国的领陆与领海,寓意着国家的统一。而“国”字以长城作为意向,构成了它的外轮廓,代表祖国的大好河山。毛瀚章说,作为一名同济学子,希望通过这件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祖国的感情。

爱国不仅可以用传统的方式表达,更有许多具有现代创意的表现形式。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的3D打印实验室里,有一个3D打印的文本景观。远看是一个城市建筑群,同学们取名为大江大河,近看正是“中国”两个大字。设计创意学院博士一年级张小彤的作品基于城市建筑和地势地貌高低起伏的形态,展现近年祖国快速发展的城市面貌。

支教黄土地海外留学爱国情不变

在同济大学的校内“主场”之外,正在云南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同学带着孩子们一起写下“中国”。

同时,同济幼儿园大一班的小朋友们也在大学生的教导下写下“中国”二字,画下属于孩子们对祖国的祝福。这份稚嫩的祝福,在孩子们的笑脸和歌声中分外珍贵。附属小学的孩子们也和大学生们一起,在教室里用毛笔写下“中国”,齐声表白“我爱你,中国”。

在海外的留学生们也通过网络参与进来。来自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和德国科隆应用科技大学国际设计学院的学生们也发来了手写“中国”,让这份爱国情大声唱响。

从幼儿园到大学生,从老师到同学,从校友到留学海外的学生,各界社会人士,同济人积极响应“手书中国”活动,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深深融入到每一个作品里。

爱国,是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也是最简单、最朴素的行为。同济大学发起的这一微博话题推出短短几天,就获得了95.5万的阅读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属于自己的方式写下自己理解的“中国”二字,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之情,深深融入到每一个作品里,用奋斗的青春向祖国告白。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