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乐业·人物

上一版   

 

2019年09月27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古稀剪纸非遗传承人剪出时代风采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孙继海与老师林曦明在研讨剪纸。本版受访者供图

“折两折剪七刀,用这个剪的方法一教就会。”今年70岁的孙继海作为上海剪纸大家林曦明的关门弟子、上海剪纸徐汇区级的传承人,教学现场用易入手的双喜造型剪纸,为徐汇区小学的美术老师们开启了系列剪纸课程。上课连续站了两个小时的孙继海依旧精神矍铄,一边通过剪出猫头鹰、青蛙等造型,带领青年感受剪纸的魅力,一边讲述剪纸背后沉淀的故事。

青年报记者 陈晓颖

非遗文化作品入三尺讲台

曾在上山下乡期间当过几年老师的孙继海没想到在自己退休后因剪纸又走上了讲台。如今70岁的孙继海活跃在上海不少大中小学、社区街道的讲台上。蝴蝶、双喜、猫头鹰等剪纸造型通过三尺讲台,在学习剪纸的青年手中变得鲜活起来。

“老师教的剪纸方法极易上手。”“孙老师让我们剪出带有自己风格的剪纸艺术品。”听过孙继海讲剪纸课的学生常如此评价孙继海在传播海派剪纸文化课程时的特点。

在孙继海看来,剪纸教学要先让学生上手感受,每位学生通过动手剪三四个难度递增的剪纸作品,逐步体会非遗文化的乐趣。“传播非遗文化的目的是让大家轻松地接受、快乐地传承。”孙继海是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社会艺术教育群众文化指导员、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剪纸委员会会员。虽然正式学习剪纸的时间只有10年,但师从著名画家、剪纸大师林曦明的孙继海已沉淀了丰富的上海剪纸技艺。

剪纸作为一种传统造型艺术,以雕、镂、剔、刻、剪等技法为长,载体包括纸张、金银箔、皮革、绢帛甚至树皮,图案样式丰富多变,风格明快朴实。中华剪纸博大精深,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因材料易得、技法易掌握,剪纸艺术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中国非遗剪纸类名录中,共有40个代表性传承地,其中就有上海徐汇的“上海剪纸”。

上海剪纸又有什么特点呢?孙继海介绍说,上海剪纸富有海派剪纸艺术的纤细秀丽、构图丰满的特征,内容蕴含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红色文化特质。

徐汇区枫林街道作为上海剪纸的保护单位,以林曦明、孙继海等剪纸传承人为核心,通过建立“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组建“上海剪纸”传承队伍、创立《上海剪纸》艺术专刊、编制剪纸教材教案、在社区和学校设置教学点等多种形式传承发扬剪纸艺术。

非遗传承要“基础款”加新元素

谈到他在剪纸领域高效掌握技艺的缘由,孙继海分享说,这和他青年时喜欢绘画与文艺项目的经历分不开。18岁,孙继海作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1968年到浙江农村插队后,孙继海意外被发掘了文艺文学才能,在乡下被推荐成为一名老师,在下乡务农之余进行美术教学、乡村新闻宣传的工作。在插队期间,孙继海很庆幸自己与文化工作并没脱节。平日里,他在工作结束后,依旧拿起纸笔坚持绘画爱好。1972年,在浙江举办的一次红色文化绘画征集活动上,他将唱革命样板戏的状态绘制而出,一经投稿受到了评委认可。孙继海在此机会下参与了后续展览,并得到了组织提供的读大学机会。20世纪70年代末,孙继海回到上海,进入工厂的宣传岗位就职。在工作中依旧不忘绘画爱好,得空时画几幅画已成为他的习惯。

国企改制后,孙继海通过考试进入徐汇区枫林街道从事专职党群工作。“你绘画基础好,如果有意向学习剪纸,就收你为弟子,后续在社区以及更广阔舞台上传承剪纸艺术。”有着“东方马蒂斯”之称的林曦明因枫林街道整理申报非遗项目与孙继海结识,打算将自己的剪纸技巧与风格逐步传授给孙继海。2009年,孙继海在60岁时正式成为林曦明关门弟子,并在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进行讲解授课、材料整理工作。“剪纸不同于国画、油画和水粉画,剪纸的构图和审美观与其他艺术形式略有不同,所以会画的人不一定马上会剪。”一开始,60岁的孙继海在中午同事休息时,不停地抽空练习十二生肖剪纸。孙继海表示,他希望在不断练习过程中,研究总结如何教授的技巧,让更多人在上课过程中快速学习到剪纸的基础后,加入剪纸的自我创新元素。

“我们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将最后一步‘口’在侧剪时稍微一巧思,剪成爱心的形状。”美术是要做出美的、人见人爱的物品。在孙继海的课堂上,他教给学生基本剪法与样式,后续的创作则不限制学生们具体想法。

社会在突飞猛进变化。艺术也记录、呈现着时代特征。孙继海的不少作品是体现都市发展生活变化的,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他的一些剪纸类作品,也登上了更多展览的舞台,展示上海风貌。

现代剪纸进楼宇、进小学、进军营

“拜师后,你要将海派剪纸教授、传播给更多人了解。”在孙继海拜师前,林曦明的这句话始终让孙继海印象深刻,也成为孙继海十余年内高频率进入楼宇、学校、社区、军营授课的主要原因。2016年夏天,孙继海受邀在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为白领进行主题剪纸课程。“白领讲堂”剪纸兴趣爱好课程是穿插在午间休息时段的。孙继海顶着烈日从家中到位于淮海路的商圈。2016年整个夏天,孙继海通过午间时段的剪纸课程,将非遗文化推广至街道内18栋写字楼的“白领课堂”中。

现代剪纸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2019年,垃圾分类属于上海居民生活的“网红”方式。他创作了四幅见证上海推进垃圾分类的剪纸作品。在垃圾分类剪纸作品中,他选了推广初期在小区里常见的一副景象——志愿者协助分类。在此幅剪纸中,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干垃圾、湿垃圾垃圾桶在画面上端十分醒目。垃圾桶一旁的志愿者则手拿钳子协助社区居民分类垃圾。

在面向小学生的剪纸课程中,孙继海将这幅作品带到课堂中,并通过折剪法进入小学教授他们剪出四类垃圾桶。与此同时,他考学生们各式垃圾如何进行分类。“剪纸课程如果只是教手工,那就过于简单了。”孙继海在课程中会通过穿插介绍历史故事、生活常识,延展剪纸背后的文化内涵。

在课堂上,孙继海常用“折两折剪七刀”的红双喜造型带听课者入门。临近授课结束,孙继海抛出问题:大家知道双喜字的由来吗?随后孙继海娓娓道来剪纸造型背后的故事:“相传王安石在23岁赴京赶考,途经马家镇时留意到大户人家的宅院外面挂着一盏走马灯。走近细看,灯上写着半副对联——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王安石看罢,继续赴京赶考。在考场上他答题流畅交了头卷。主考官便留住他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身藏。王安石想起走马灯上的那半副对子,不假思索地对出走马灯,灯马走,灯息马停步。因对得又快又好,令主考官赞叹不已。回到马家镇,王安石回看走马灯想表达感谢,却受主人邀请对对子。在王安石将飞虎旗一联移花接木对出后,大户人家主人便将女儿许配给了王安石。大喜之日,传来王安石金榜题名的消息。双喜临门,王安石挥毫在红纸上写了一个‘囍’字让人贴在门上。”与双喜有关的故事讲罢,在场的老师们对手中的剪纸作品又多了一份理解。

记者手记

第一次见到孙继海先生是在今年徐汇区技能展示活动上。在近两个小时的活动期间,他始终精神抖擞地剪出各类造型,时不时回答来往观众的问题。孙继海身后展示板上写的“与共和国同龄”介绍文,更让来往观众感到惊讶,神采奕奕的孙继海已逢古稀。本期,编辑组以70岁孙继海先生传播非遗文化的故事作为我与祖国共成长系列报道的结尾章。至此,《乐业周刊》连续刊登了7期自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经济、文化、教育中的职场典型人物。我与祖国繁荣共存,职业发展见证祖国成长。

 

 

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