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2019年11月2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开幕 鲁迅等写给巴金的书信现身

“友情温暖了人生照亮了生命”

青年报记者 郦亮

    巴金铜像揭幕仪式昨天在武康路113号巴金故居举行。青年报记者 常鑫 摄

青年报记者 郦亮

本报讯 11月25日是文学泰斗巴金115岁的生日。巴金故居、中国现代文学馆、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的“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昨天下午在徐汇艺术馆开幕,鲁迅、茅盾、老舍、郭沫若、曹禺等现当代文学巨匠写给巴金的书信现身,巴金“朋友圈”的强大让后辈艳羡不已。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手札固然是巨匠们写给巴金的,但也是写给今天的每一个人的,对今人依然有启示作用。

巴金在文学界人缘好是出了名的,几乎所有的现当代中国文学名家都与他有过交往,有的甚至称兄道弟。巴金的时代还没有电脑,文人间的交往全靠书信。此次“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呈现的就是其中的一些精品。

“巴金先生:校样已看讫,其中改动之处还不少,改正后请再给我看一看。”1936年2月4日鲁迅给巴金去信,和他探讨的是鲁迅亲译的《死魂灵》一书的出版事宜。当时距离鲁迅去世不过8个多月时间,但鲁迅还在为文学而竭尽全力。

当时巴金是《死魂灵》的出版人,鲁迅在信中详细谈了他对《死魂灵》装帧设计上的一些建议,包括封面的图画是什么样的,内页的颜色什么样,不厌其烦,十分具体。虽然当时已是名声赫赫,但鲁迅对于出书显然还是慎重的,他把书真的当成一份遗产要留给后人。

巴金与冰心的交往,在现当代文学界是一段佳话。冰心比巴金大四岁,两人以姐弟相称。在一封信中,冰心表达了对困境中的巴金的关切:“巴金老弟:……你已经闯出来了,为什么还总是忧郁? 我想这也与萧珊早逝有关,人最怕的是孤独,我以为你应该多接近年轻人,我和你的身世不同,从小就在融乐的家庭空气之中,就学时也一帆风顺,老了仍有许多年轻朋友。……愿你快乐!”

此次展览展出的手札,大部分是巴金及其友人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这些手札与作家简介、交往照片、赠书、赠物、相互评说的文字等有机结合,勾勒出巴金与这些作家之间的友谊,展现了他们宏大精神世界的一些侧影。

“巴金先生一生重视友情,爱护朋友,也得到朋友们的爱戴。从他们之间不同时期的通信中,能够看出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相濡以沫的情谊,能够看到他们意气风发的年月,一言一行总关情,在冷漠的岁月里,友情温暖了人生照亮了生命。纸短情长,欣赏这一封封珍贵的书信,时常让人不禁热泪盈眶感动至深,岁月流逝,它们又是历史的记录,珍贵的文献,让我们窥见历史的背影。”策展人、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说。

■对话铁凝

记者:在巴老诞辰115周年之际,举行“温暖的友情——巴金与友朋往来手札展”您觉得意义在哪里?

铁凝:这些天,这个展览温暖着我们。当巴金先生写下那一封一封信札时,他是写给远方的朋友,但隔着长长短短的时间,我门大家也都是收信的人,从那些擦亮心灵的信里,我们读出了深厚友谊,读出了风骨和信念。

记者:您怎么评价巴老的这一生?

铁凝:巴金先生所处的时代就是产生巨人的时代,巴金先生也正是这样的巨人。他给我们留下丰厚的文学遗产,从《家》《春》《秋》到《随想录》,一系列作品在现代中国精神生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他的一生不仅是写作者,也是行动者,为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多方面的、创造性的努力,留下了诸多泽惠后人的业绩。

记者:您怎么看上海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铁凝:上海是一座文学之城。这里有巴金故居,今年上午,我还瞻仰了鲁迅墓、左联纪念馆。也欣喜地得知上海将会有一座文学的博物馆。我想,人们有很多理由热爱上海,但对很多人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这是鲁迅的城市,是巴金的城市,是文学艺术的城市。

 

 

青年报